全國第二大擔保公司河北融投違約事發,或為2015年最令金融行業震驚的事件。因擔保的項目牽連多家金融機構,其違約后遺癥陸續浮現。近日,被金融機構評估為行業前十的造紙巨頭昌泰紙業,再次被曝出已于1個月前收到法院的5份裁定書,輪候查封昌泰紙業、彭國昌、國泰紙業名下的資產及股權,查封期3年!并背負高達12億巨債。而按照昌泰紙業此前的規劃,是要在4年內籌建520萬噸造紙新項目,目標產能1500萬噸,年產值150億。
上海、天津等多地投資人圍堵鉅派集團:起因是河北融投意外停止所有業務,導致昌泰紙業不能如期還本付息
上海投資人舒蘭、天津投資人張丹、遼寧投資人王浩原本素不相識。但今年,身為平安昌泰發展基金的投資人,他們共同加入一個名為“平安昌泰”的微信群,并在最近參與了維護自身權益的行動。
2016年12月5日,因昌泰基金延期近1年本息仍然無法全額兌現,舒蘭、張丹與王浩在內的十余名投資人,到位于上海陸家嘴的鉅派集團原總部金穗大廈討要說法。
當晚,鉅派集團發布公告,稱“部分人員(其中大部分非投資人)在上海陸家嘴冒充投資人進行所謂維權”。這引起多位在場投資人的憤怒。十余名投資人的矛頭直指鉅派公告“不誠信”。
鉅派集團坦承,此次圍堵事件確因昌泰基金而起。“因為向昌泰項目提供無限連帶責任擔保的河北省國資委旗下、國內第二大擔保公司河北融投被意外停止所有業務,導致昌泰紙業不能如期還本付息。”公告如是解釋。
不過,對鉅派集團歸咎于河北融投的辯解,投資人并不滿意。不同于一般銷售行為,鉅派集團為昌泰基金募集方,其控股子公司鉅洲資產則是基金管理人。投資人因此認為,鉅派集團及鉅洲資產在產品先期盡職調查及風險控制上可能失當。
12月6日,舒蘭等投資人又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海監管局(簡稱“上海證監局”)反映鉅派集團及鉅洲資產問題,并遞交書面投訴狀。半個月后,上海證監局辦公室書面回復“決定受理”。
被隱匿的風險:投資人稱昌泰紙業債務沉重,從多家金融機構融資12.661億,用于補充流動資金或購買原材料
舒蘭、張丹、王浩等眾多投資人認為,鉅派實際是以種種欺瞞手段發行昌泰基金。“鉅派在河北融投東窗事發的情況下,向投資者宣傳河北融投是一家有實力、有償付能力的擔保公司,故意隱瞞河北融投一家停止擔保業務的事實。”投資人在向中國證監會上海監管局遞交的聯名信中說。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查證《鉅洲資產-平安昌泰發展基金基金合同》,條款列明其風控措施為:河北融投擔保集團有限公司、國昌天宇集團有限公司,以及實際控制人彭國昌與配偶為該信托計劃本息提供無限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因彭國昌系國昌天宇集團及昌泰紙業實際控制人,楊林說,該項目實際較為重要的外部擔保便是河北融投。
河北融投隸屬河北省國資委,為中國第二大擔保公司,也是河北唯一一家獲AA+評級資質的專業擔保機構。昌泰基金發行前,鉅派向投資人發放的材料以及2015年1月9日發布的產品信息都特別以紅字標出:河北融投所合作融資行為迄今未出現任何兌付風險。
但據公開資料,2014年下半年起,河北融投擔保的項目如海滄資本等已出現違約。及至2015年1月25日、即昌泰基金成立第6日,河北省國資委正式下發文件,河北融投控股集團被河北建投集團托管,河北融投擔保公司被暫停了全部業務,包括代償、履約或釋放抵押物等。
2015年2月,河北融投原董事長、黨委書記李令成被帶走協助調查,后查實其利用職務之便索取收受財物逾2億元,而李任職期間主導過眾多擔保項目。2015年3月,河北融投擔保公司總經理馬國斌與昌泰紙業實際控制人彭國昌亦被帶走。
他們在聯名信中稱,鉅派“隱瞞昌泰紙業擁有沉重債務”。其依據是,昌泰基金發行說明顯示,昌泰紙業財務指標良好,企業在行業排名前十,2014年凈利潤達5.24億元;事實上,昌泰基金發行前,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末,昌泰紙業從陸家嘴信托等6家金融機構融資12.661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或購買原材料。這些項目周期為12至24個月,各信托或基金公司對投資人公布的預期收益率最高達12%,最低為7.5%,平均10%左右。但這一關鍵信息鉅派未向投資人透露。
楊林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該產品的交易結構在實際投入昌泰紙業前的環節較多,可能導致實際所需付出的融資成本接近12%至15%,標的企業承擔的財務成本負擔較大。據此,投資該項目實質考驗的是鉅洲資產投資判斷能力,即判斷標的企業是否具有足夠的償債能力以便資金到期能按時還本付息。
鉅派在昌泰基金發行前提供的說明材料曾稱,昌泰紙業“償債指標比較正常”。但這份材料只列出了昌泰紙業的資產負債表及部分財務指標。楊林表示,如確實僅有上述數據,則該部分財務數據針對支撐“償債能力正常”的結論缺乏一定的說服力。
他舉例說,針對“償債能力”指標,鉅洲資產在先期盡職調查過程中應當取得經審計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以及現金流量表與相關附注等財務信息,以便掌握反映該標的的真實經營信息;必要時亦需獲取昌泰紙業的銀行流水及征信報告等外部文件,以了解其賬戶中的真實現金進出并掌握其信用等情況。
陳永則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當前的監管要求只規定披露數據不能作假,未規定必須披露哪些數據,如何選取數據推介產品由此成為各公司的自由。
陳永亦坦言,對正規公司而言銷售和風控必然互相牽制,而盡職調查屬于風控的責任。“風控是獨立的、踩剎車的。金融企業的風控主要分為三個層級——第一檔,風控防的特別嚴的,有一票否決權;第二檔,風控只起到風險揭示作用,由公司更高層決策層去綜合評估;第三檔,風控就是擺設。”
陳永謝絕評論鉅派的風控屬于哪一檔。
法院出具5份裁定書:輪候查封昌泰紙業、彭國昌、國泰紙業名下的資產及股權,查封期3年
繼12月5日投資人“討要說法”后,鉅派集團始終在努力平息這一事件及其帶來的影響。12月27日,薛駿向看看新聞Knews記者解釋了他們此前就昌泰基金問題采取的行動。
12月20日,鉅派又發放《“平安昌泰發展基金”司法處置進展告知函》,告知所有投資人:河北融投擔保集團有限公司被判承擔擔保責任,代為償付平安昌泰發展基金本息及相關費用。
《告知函》同時公布了11月28日河北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出具的5份執行裁定書,輪候查封昌泰紙業、彭國昌、國泰紙業名下的資產、股權等財產,查封期為三年。
但陳永對鉅派走訴訟途徑追討費用并不樂觀。他說,昌泰紙業和河北融投幾乎資不抵債,按照金融行業的規律,兩三年后舊賬一般只能做壞賬處理。
薛駿表示,鉅派已聯合30多家債權人機構,將共同向河北省請愿,盡快對相關涉案人員的司法處置、相關企業的資產評估及處置給出方案;同時,“懇請相關部門在處理案件的過程中,能考慮債務人企業的后續償付。”
據許潔透露,昌泰基金出現問題后,除轉讓協議提供的方案,鉅派還曾出過“平安昌泰發展基金客戶優惠方案”——投資人在2016年1月20日至2017年1月20日期間新認購鉅派線上其他產品,可得到“在產品合同約定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基礎上上調1%”等優惠。
薛駿并不否認鉅派“暫停”向舒蘭、許潔等投資人提供優惠。但在他看來,這不是對投資人身份的區別,而是對其行為的區別,并稱非常歡迎“投資人好好溝通交流,理智討論問題”。(來源:看看新聞Knews,記者:王者風、張凱,文中投資者皆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