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hbx9"></address>
    <listing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menuitem></listing>

    <noframes id="9hbx9">
    <noframes id="9hbx9">

        <address id="9hbx9"><listing id="9hbx9"></listing></address>

        注冊成為vip商家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安徽日報》:系列調研報道體現責任意識

        發布日期:2016-11-15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瀏覽次數:1520
        核心提示: 從今年4月到7月,《安徽日報》連續派出小分隊,深入一線采訪,推出28篇深度報道,全面反映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建設,為推進基地發展營造了濃厚輿論氛圍,提振信心,鼓舞干勁。在全面反映建設成就的同時,《安徽日報》根據所掌握的大量第一手資料,通過調查與思考,探究基地發展短板與對策,從8月底到9月初,連續推出多個整版系列調研報道,深入剖析當前基地建設存在的深層問題,探索如何進一步把基地做大做強做優的路徑和辦法。

          從今年4月到7月,《安徽日報》連續派出小分隊,深入一線采訪,推出28篇深度報道,全面反映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建設,為推進基地發展營造了濃厚輿論氛圍,提振信心,鼓舞干勁。在全面反映建設成就的同時,《安徽日報》根據所掌握的大量第一手資料,通過調查與思考,探究基地發展短板與對策,從8月底到9月初,連續推出多個整版系列調研報道,深入剖析當前基地建設存在的深層問題,探索如何進一步把基地做大做強做優的路徑和辦法。

          捕捉新問題

          突出報道有針對性前瞻性

          積極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建設,是安徽省把握轉型發展主動權,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贏得發展新優勢的關鍵。如何做好這一重要發展戰略的宣傳報道,《安徽日報》在完成對全省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成就報道的同時,主動出擊,站在全局的角度,從全行業乃至全國、全球視野,深入思考基地如何順應經濟發展大勢,謀劃好下一步發展。

          3篇調查與思考報道《創新動能如何更強勁》《產業鏈如何構筑“強磁場”》《向體制機制創新要活力》,分別從提升創新能力、產業鏈補鏈與強鏈、激發體制機制活力等不同側面,剖析、指出了一些基地當前存在的短板和突出問題,重點剖析了一些基地建設在壯大產業規模、提升創新能力等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在要素資源保障、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還有亟待補齊的短板等問題,并探討如何加以解決的辦法。

          3篇報道既獨立成篇,又蘊含緊密的內在邏輯,如善于借助外腦,加強與專業研究機構合作;做好結合文章,把產業發展方向與當地發展實際有機結合等。此外,各篇還分別配發評論,提升報道要旨,引人思考。

          求解新難題

          突出報道深刻性現實性

          最好的新聞素材來自一線,作為新聞記者,只有深入基層、深入生活、深入實際,才能寫出鮮活、深刻的新聞報道。從3篇深度報道的內容來看,該報記者花很多功夫深入一線,與一些園區企業、基地負責人等溝通交流,向相關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咨詢、采訪,挖掘大量新聞素材,力求對問題的剖析有理有據。

          如《創新動能如何更強勁》,報道由點及面,由基地建設現場過渡到對基地發展的深入思考,深入剖析當前創新能力不足是掣肘各基地發展的主要短板等問題,提出了抓住關鍵點、搭建高水平創新平臺、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等操作性較強的建設性意見。

          這組稿件以新穎的視角、豐富的一手材料、強烈的思辨性,既再現了安徽省首批基地建設發展的蓬勃態勢,又深刻剖析了基地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還為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建言獻策,內容鮮活、思想深刻。

          創新報道手法

          提升報道可讀性親和力

          長期以來,經濟報道一直給人一種專業而晦澀的感覺,但這組調研報道,卻讓人感覺可讀、易懂。報道中對群眾的話“活學活用”,大量采用直接引語,用對話的方式處理,增加了報道的生動性和可讀性,讓調研式報道文風樸實,生動活潑。比如《創新動能如何更強勁》在對標找差距時,直接引用該省內專家對于安徽省企業創新投入力度的語言:“我省全社會的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居中部第1位,高于湖北0.05個百分點,但企業的投入強度卻低于湖北0.17個百分點,在中部居第3位,企業創新投入力度顯然不夠。”有理有據,說服力強。再如《產業鏈如何構筑“強磁場”》報道中,“招商引資不能挖到籃里都是菜”“做什么事都要講究策略,招商引資更不例外”“力求引進一個人才團隊,突破一項高端技術,催生一個新興產業”等,直接運用被采訪對象的話,用短、新、實的語言,增強了讀者的閱讀效果。

          近段時間來,《安徽日報》策劃推出了不少調研報道,如“全面從嚴治黨江淮行”系列、“一線調研”系列等,在社會上產生了積極影響,受到各界的廣泛好評。這些調研報道,不僅是“走轉改”活動的深化,更是當下黨報尋求突破,強化內功、積極創新,不斷提升主流媒體輿論引導力的自覺行動。這組反映基地建設發展的深度調研報道,介入及時、策劃超前,采訪深入、內容扎實,把脈問題準確到位,剖析求解中肯有據,意見建議具有可操作性,體現出了黨的新聞工作者的強烈使命感,也彰顯了《安徽日報》主動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責任意識,是《安徽日報》推進報道創新的生動體現。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返回頂部
        日韩黄色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