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hbx9"></address>
    <listing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menuitem></listing>

    <noframes id="9hbx9">
    <noframes id="9hbx9">

        <address id="9hbx9"><listing id="9hbx9"></listing></address>

        注冊成為vip商家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視點 » 正文

        原紙漲價:誰在反抗 誰是炮灰!

        發布日期:2016-11-14  來源:印盟商圈  瀏覽次數:1688
        核心提示:近日,吉林省包裝技術協會會長崔德臣在網上發布一篇“告同行書”,表達了對近期紙價“非正?!迸蛎浀默F象,此書發布后,得到了行內人士的紛紛轉載。

          勝利從來未在你的吶喊里 在你的行動中

          近日,吉林省包裝技術協會會長崔德臣在網上發布一篇“告同行書”,表達了對近期紙價“非正常”膨脹的現象,此書發布后,得到了行內人士的紛紛轉載。

          告同行書

          我以吉林省包裝技術協會及代表東北千家包裝企業的名義,建議中包聯領導(我們國內包裝行業最高組織)應該站出來與各地協會及大型包裝企業,一道收集各地紙廠聯盟漲價跟風漲價、超出漲價范圍漲價的證據,(各地協會及大企業都上書)上書到國務院發改委,對這種現象給予堅決打擊和立即叫停!誰再帶頭漲價就先查處誰,再這樣漲下去誰都吃不消!很難往下游客戶傳導,只能自己消化這么大的漲價因素。很多大型包企說上半年掙點小錢下半年都賠進去了還要加大虧損。就一個年產值一個多億的企業,每月二千多噸紙每噸漲五百就一佰五十萬元的虧損。

          請求我們中包聯領導馬上出面組織全國的包裝協會立即實施拯救包裝這個行業吧!現在光看到轉發漫天的漲價函及華凝、華印、美印的漲價分析及微弱的呼聲,這時需要有人站岀來團結同行業一道與帶頭聯盟漲價的、能左右價格的造紙集團(幕后推手)做堅決的斗爭!并上書國家全面查處此類行為,堅決禁止造紙集團的出口現象!為我們包裝這個弱勢群體(兩面受氣)打一個翻身仗!

        吉林省包裝技術協會(東北包裝企業家聯盟)。

          如果冷靜的觀察此種資本失衡現象,不難發現,包裝企業是夾縫求生,身處絕境。原材料漲價致使整條產業鏈價格上漲,而且部分包裝企業卻面對的同行低價競爭和客戶擇價的“兩座大山”!

          “本質問題”決定“漲價必然”

          在小編看來,此次漲價更像是印包行業的“進化”之旅,淘汰一批“高產能 低質量”的企業,一方面與國家倡導環保政策的的形勢相趨,另一方面,與國家對小企業的整合整頓的方向相同,部分小企業充當了“物價橫飛”的炮灰。深入漲價現狀,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做梳理。

          前期擴張太快 紙業資金鏈緊繃

          近幾年來,中國造紙行業產能急劇擴張(比如湖北一地就涌現出一千多萬噸的產能規劃),以玖龍、理文、晨鳴、太陽為代表的紙業巨頭飛速擴張產能,導致企業投資巨大,資金鏈開始繃緊。以玖龍為例,09年后,玖龍借助從銀行獲取的大量貸款,一舉將產能從2007年的535萬噸提升到2014年底的1400萬噸。然而,玖龍紙業的負債也一度高達100%。

          盈利能力下降 償債能力削弱

          我們知道玖龍、晨鳴、太陽、博匯等企業的負債率均遠超70%警戒線,如果紙業能夠保持較高贏利,尚能維持足夠的現金流。但不幸的是2011-2015年中國造紙業喪失了訂價權,紙價持續低迷了五年之久,很多紙企瀕臨破產倒閉。于是,從2015年初開始,造紙業借助國家嚴控污染的有利時機,發起了絕地大反擊。

          人民幣貶值引發輸入性通脹

          人民幣貶值引發的原材料上漲正變得越來越無法預估。由于中國造紙工業的原材料有一半來自進口,人民幣貶值會導致材料成本上漲。以玖龍紙業為例,2015財年的匯兌損失高達十億,2016財年匯總損失17億元。目前,雖然政府一再拋售美債和美元儲備來穩定匯率,但在中國經濟未能走出低谷和儲備銳減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越來越難以支撐。

          市場蕭條 漲價平衡業務

          很多行業人士看不懂現在的情況,一方面市場非常低迷,另一方面紙價還在漲漲漲。玖龍董事長張茵曾經哀嘆:“市場衰退得這么快,人們根本不可能扭轉局勢。”然而,紙業巨額的利息需要足夠的贏利來保證,在市場蕭條的情況下,紙企不得不依靠漲價來維持財務平衡。

          運營成本上漲 紙業轉嫁下游包裝

          近幾年來,中國紙業接連遇到多個黑天鵝:1、各地不斷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和社保費用。2、今年9月開始的公路治超,運輸成本可能上漲30%以上。3、排污費猛增。這些成本上漲,都被轉嫁給下游的包裝印刷業。

          環保趨嚴 導致產能集中

          目前,中國的絕大多數的造紙產能集中在玖龍、理文、晨鳴、太陽、山鷹、聯盛等巨頭手中,為數眾多的中小造紙企業市場占有率不足2成。從2014年開始,在霧霾等環境污染的壓力下,中國政府痛下決心拋棄了黑色GDP政策,絕大多數中小紙業由于無法滿足環保要求被迫停產或倒閉。產能集中后,包裝印刷企業獲得原紙的來源減少,造成一紙難求的被動局面。

          產能集中后抱團漲價

          從去年3月開始,一些主要的造紙企業開始抱團漲價,成功將原紙定價權收回手中。也擊潰了包裝印刷業早已形成的市場由供需決定的心理。同時,政府對市場的疏于監管,也給予以造紙業可趁之機。而另一方面,中國造紙企業普遍面臨的高負債也讓這一漲價聯盟在短期內不可撼動。

          出口通道受阻

          近些年來,電子媒體的迅猛發展、歐美日等主要消費市場的經濟低迷,加上各種貿易爭端,導致中國紙業出口的通道受阻,紙業不得不通過壓榨下游行業的方面維持生存。

          “最嚴治超令”抬高運費

          一個月前的9月21日,中國政府推出號稱“最嚴治超令”。有專業人士推算,造紙業運輸成本將大漲30%。新令推出不久,包裝印刷業迅即被各造紙廠發出的漲價函淹沒。

          觀點

          對于吉林省包裝技術協會會長崔德臣的“抗議之聲”,多地印刷協會卻未能積極響應,更多的是對于“漲價”的麻木和消極心態,另一方面,印刷未來產業的轉型也并未讓廣大企業主所看好,人工成本的不斷提高,致使部分印包企業主出售工廠和賣掉機器,在新一輪漲價前,提前退出。

          小編認為,在2017年來臨之前,原材料的“暴漲”之勢并不會消減,但會犧牲一部分中小型印包企業充當“炮灰”,畢竟,中國經濟正式進入“優勝劣汰”的殘酷階段,毫不客氣的來說,誰先在價格戰的紛亂中發聲抗議,誰已經堅持不住了。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返回頂部
        日韩黄色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