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刷企業年度核驗的統計,2015年,中國(除港澳臺地區)共有各類印刷企業10.4萬家,比上年減少1514家;從業人員317.6萬人,比上年下降6.4%;印刷總產值11246.2億元,比上年增長3.6%;對外加工貿易額865.2億元,比上年下降0.1%。總的來看,印刷業正處于調整分化和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整體運行仍然保持基本穩定,產業規模、產業類別、產業集中度等各方面都持續平穩。
改革開放以來,港澳臺主動到以廣東為代表的地區投資建廠,帶來了新的技術和管理,對內地印刷業在資本、技術、管理、產品和理念等各方面都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大大提升了內地印刷業的開放水平??梢哉f,如今內地印刷業質量、規模發展,實現多年穩定增長態勢,得益于港澳臺印刷界的廣泛參與。與此同時,港澳臺印刷業也從中受益。從合作的那一刻起,祖國內地與港澳臺地區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帶動共享發展成果的良好局面。
祖國內地與港澳臺地區在交流中也形成了一批優秀的品牌企業,如東莞金杯、鶴山雅圖仕、東莞中編、中華商務等,它們落地生根,已發展成為國家印刷示范企業,在業內發揮著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此外,還形成了一些共同合作的項目品牌和活動品牌,如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中國國際全印展、臺北國際印刷機材展等,這些都奠定了祖國內地與港澳臺地區長期合作、共享發展成果的良好基礎,對推動大中華區乃至亞太地區印刷業持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一帶一路”作為國家戰略已進入到實質性階段。祖國內地與港澳臺地區印刷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可以多方面思考,如出版物印刷可借力出版領域的合作,這個合作往往以項目形式得到政策補貼,印刷企業可介入到項目中,打包參與其中,從出版印刷逐步擴展到包裝印刷。此外,印刷企業還可以投資建廠,包括將印刷設備器材出口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承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印刷業務,充分利用對發達國家的成本優勢和對發展中國家的質量優勢,利用港澳地區的窗口服務優勢,利用臺灣地區的設計服務等優勢,擴大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印刷對外加工貿易,進而實現印刷產能的輸出。印刷業還可以發揮好電商優勢,把目前已有的300多個印刷電商平臺擴大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同時,發揮企業各自的比較優勢,突出重點國家、重點地區,選取地緣政治地位突出、具有區域帶動性的國家,有針對性地開展合作。
同為大中華區域的一員,希望祖國內地與港澳臺地區在對接“一帶一路”戰略的過程中,能夠相互配合、相互借鑒、互利共贏,推動大中華區域印刷業更好地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