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包裝印刷企業來說,最大的恐慌無疑是大客戶自己開辦包裝廠,而最大的恐懼莫過于辛苦打拼下來的事業面臨著被顛覆的命運。然而不幸的是,隨著富士康新建的包裝廠投入生產,這一切似乎正在無可挽回地到來。
根據此前的媒體披露,富士康布局包裝科技有了新的進展,投資2億的蘭考裕德包裝科技一期進入試產階段,二期預計明年底投產。
自從今年春節富士康自建河南蘭考包裝基地以來,富士康的包裝項目就牽動著包裝行業的神經,因為蘭考裕德包裝科技主要生產紙箱、彩盒、包裝盒等。而此前,富士康的包裝全部外發給裕同、美盈森、正隆、大道、當納利、旺盈、王子新材等38家供應商。
富士康在中國大陸30多個城市擁有個生產基地,產品涵蓋6C產品、電腦及其元件、手機等移動設備及通訊、新能源等領域,每年所需的包裝材料有百億之多。
有報導引述鴻海旗下富士康包裝印刷計畫籌備小組訊息指出,蘭考裕德包裝項目可比外包節省20%的成本。一旦蘭考裕德包裝科技的模式成功運作并復制到其他生產基地,38家包裝印刷供應商將遭受沉重打擊,少數企業可能面臨滅之災。
其實,富士康自建包裝廠,成本或許不是最主要的考量因素,真正的推動力是為了在物聯網時代實現大規模低成本的個性化定制生產。而傳統的模擬印刷的千篇一律、外發生產所產生的交貨時間均無法滿足這一需求。
其實,近年來,不止富士康在自建智能化的包裝工廠,娃哈哈等知名企業也在不遺余力地開發智能包裝設備。
從富士康和娃哈哈的動作頻頻來看,包小編認為未來的包裝印刷業應該是與物聯網相融合,與客戶生產線相連線,可實現大規模定制化生產的全新模式。
因此,作為傳統的包裝印刷企業,若不能看清這一歷史趨勢,必將也悲劇性結局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