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第九次黨代會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安徽省逐漸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先后啟動巢湖、淮河流域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和污泥處置工程,加大長江、新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目前淮河、巢湖水質穩定向好,新安江保持為全國水質最好的河流之一。
安徽版“水十條”鐵腕治理水污染
2015年國務院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被稱為史上最嚴“水十條”,今年年初,安徽省以此編制并出臺了《安徽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為了對水污染防治進行量化,除了提出防治目標,還明確了具體的防治指標。其中,到2020年,長江流域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斷面比例達83.3%,淮河流域水質優良斷面比例達57.5%,新安江流域水質保持優良,引江濟淮輸水線路水質達到工程規劃要求。計劃到2020年巢湖全湖營養狀態指數達55以下,西半湖營養狀態指數達60以下。
建立三級“河長制”,追究終身責任
為完成水污染防治任務,安徽省政府成立水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全省建立市、縣、鄉(鎮)三級“河長制”,采取措施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節約保護水資源,及時處置水環境應急事件。自2016年起,定期公布環保“黃牌”、“紅牌”企業名單。對超標和超總量的企業予以“黃牌”警示,一律限制生產或停產整治;對整治仍不能達到要求且情節嚴重的企業予以“紅牌”處罰,一律停業、關閉。嚴厲打擊私設暗管或利用滲井、滲坑、溶洞排放、傾倒含有毒有害污染物廢水的環境違法行為。對造成生態損害的責任者嚴格落實賠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