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hbx9"></address>
    <listing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menuitem></listing>

    <noframes id="9hbx9">
    <noframes id="9hbx9">

        <address id="9hbx9"><listing id="9hbx9"></listing></address>

        注冊成為vip商家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造紙業的“活化石” 小山村重現千年造紙術

        發布日期:2016-05-18  來源:海西晨報   瀏覽次數:1274
        核心提示:造紙術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在造紙技藝發達的今天,位于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偏遠地區的一個小山村———鐵長鄉洋背村,仍保存著“既土又古”的造紙古法,其所采用的原料、工具、工藝流程都幾乎與千年前一樣,因此被譽為造紙業的“活化石”。

          造紙術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在造紙技藝發達的今天,位于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偏遠地區的一個小山村———鐵長鄉洋背村,仍保存著“既土又古”的造紙古法,其所采用的原料、工具、工藝流程都幾乎與千年前一樣,因此被譽為造紙業的“活化石”。

          [問題一]

          哪些人在古法造紙

          50多歲的村民張子輝是造紙作坊的主人。18年前,他從父親手中接下造紙生意,“從我祖輩開始算,這門技術到我手里已經是第三代了。”在張子輝的記憶中,制造土紙曾經是村民的主業之一,是維持生活的主要依靠。村里盛產毛竹,村民都有自己的毛竹林,大家自產自銷,“村里有幾十家的造紙作坊,每逢圩日都能看到賣土紙的大部隊”。

          現在,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員工資的增長,造紙作坊從原來的幾十家變成只剩幾家。張子輝說,村里的年輕人都已經外出打工了,留下年長的父輩堅守在村莊里,除了做點農活外,就是到造紙作坊工作。張子輝每天和工人們一起上班15個小時左右。工資不高,僅有100多元,但工人們都很知足。惟一令他們擔憂的是,如果市場繼續萎縮的話,那他們的這份手藝將可能很難繼續保留下去。

          [問題二]

          造紙需要哪些工序

          張子輝說,洋背村的古法造紙是在傳統工藝基礎上進行簡化。根據明朝著名科學家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記載,古法造紙有17道工序,張子輝的家傳工藝則是省去了《天工開物》中的第五、第八和第九道工序,“降低了成本,但是紙張的質量與同類的產品持平”。他說,制作土紙的竹麻必須要用剛開始長葉的竹子,用石灰腌制一年左右才能用。

          走進造紙作坊,張子輝正在攪動竹麻料,竹麻料會經過一條水管通向大缸里,經過沉淀、制漿處理植物纖維的水懸浮液,再進行初步脫水,壓縮、烘干制成土紙。

          [問題三]

          這些紙用來做什么

          據了解,洋背村的土紙雖土,但因其純自然生產無污染,還具有墨水寫字不褪色的獨特效果,有煙民用它來包裹煙絲,抽煙時會有滿嘴竹筍的清香。近幾年,這些土紙主要銷往江西、贛州等地,用來做金銀紙。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返回頂部
        日韩黄色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