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印刷業受國際國內市場影響,表面風平浪靜,實際暗流洶涌,有不少企業放棄印刷轉行其他領域,繼續堅持的企業也不得不壓縮贏利空間和成本,設備改造和技術突破已成奢望。但有挑戰就有機遇,只要把握國家經濟發展形勢,政府引導得力,企業奮力開拓,吉林印刷業的前景依然光明。
開拓:搶抓新機遇
目前吉林省高端企業較少,精品生產能力薄弱,企業產品同質化嚴重,一般質量的印刷產品過多,精品和上檔次的較少,因此壓縮低檔過剩的印刷企業和生產能力完全符合國家政策,是調整結構的難得機遇。吉林印刷要通過資產重組、市場競爭、機制創新等手段措施,解決產業布局不合理、設備落后、產品同質化、質量低劣等問題,強制淘汰落后產能和工藝,發展新特工藝和創新經營企業,加快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同時,還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印刷產業具有生產加工又有服務社會的特點,只要突破技術性壁壘,企業就可以與互聯網對接?;ヂ摼W+印刷可以不斷擴大企業活源,客戶輻射到全國乃至全球。通過軟件開發,建立接單、設計、報價、物流一體的平臺系統,就可以完成線上接活、線下生產配送的全部工序。印刷與互聯網相融合,是未來發展趨勢,是吉林印刷業新的利潤增長點。
當然,在開拓國內市場的基礎上還要積極地走出去。吉林省處于東北亞腹地,毗臨俄羅斯、朝鮮,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是向東北亞開放的重要窗口,也是最現實、最可行的開放路線,即日本-韓國-吉林-蒙古國-俄羅斯-西歐。吉林企業要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中,積極運作企業走出去,產品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消除過剩產能。
引導:多元化突破
吉林印刷這幾年難有大的突破,主要原因還是吉林省印刷企業觀念落后、思想僵化,只盯眼前利益,無長遠打算。如不在觀念上有徹底的改變,就會長期制約吉林印刷業的發展。因此必須引導企業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要組織企業積極主動地參加各類貿易洽談會、展示展覽會、設備展等活動,向示范企業學習,向優秀企業學習,不斷開闊視野,在新一輪的產業轉型升級中挺立潮頭,勇于擔當。
今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吉林省將對產業重新布局,為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從市場需求和社會發展實際要求出發,設立設備先進、技術領先、產品精細、有發展空間的企業,杜絕低水平重復建設。要控制出版物印刷企業增長數量,大力發展各類包裝裝潢印刷,重點推動優勢企業上檔次、上規模;要積極發展其他印刷品印刷,鼓勵設立生產現代商業票據、智能票證、防偽票證等滿足社會多種需求的印刷企業。
(作者單位:吉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印刷發行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