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hbx9"></address>
    <listing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menuitem></listing>

    <noframes id="9hbx9">
    <noframes id="9hbx9">

        <address id="9hbx9"><listing id="9hbx9"></listing></address>

        注冊成為vip商家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視點 » 正文

        2016印刷業:轉型中“挑大梁”

        發布日期:2016-01-04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瀏覽次數:1495
        核心提示:全球經濟的跌宕起伏決定著2016年依然會是一個相對艱難的年份,“綠色”“去產能”將會成為2016年印刷業的兩大關鍵詞。

          全球經濟的跌宕起伏決定著2016年依然會是一個相對艱難的年份,“綠色”“去產能”將會成為2016年印刷業的兩大關鍵詞。

          綠色:釋放行業正能量

          2016年,VOC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排污收費等環保相關法規將在一些城市繼續推行,這些城市的執行情況將對全國印刷企業的治污工作起到示范作用,有關法規的溢出效應也將會在執行的過程中漸漸顯現,審視調整同樣在所難免。因此,“綠色”必將成為2016年印刷業工作中的首個關鍵詞。

          印刷業并不是環境污染大戶,但生產中存在VOCs排放是不爭的事實。更為關鍵的是,在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把印刷列為重點監控行業征收污染物排放費已是無法扭轉的現實。增加治污投入,毫無疑問會增加印刷生產成本,但這畢竟是為改善企業的生產環境與減少對大環境的負面影響而釋放的行業正能量。

          為了有效推進綠色印刷,除了出臺收費措施外,政府還應該切實解決法規推行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比如固體污染物的回收應該有渠道,環境監測部門應該少收甚至不向企業收取費用等。而對于企業開展有利于環境保護的項目,政府應給予資金支持。此外,政府還應與行業協會一起積極推廣治理中的有效經驗與手段,幫助企業出小錢辦大事。

          去產能:在轉型升級中發力

          “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針對我國經濟現狀為2016年定下的五項基本要求,言簡意賅。印刷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占比雖然不高,但作為其中一部分,貫徹這五項要求也是行業的責任所在。因而“去產能”勢必成為2016年印刷業工作中的另一個關鍵詞。

          經過改革開放持續30多年的發展,印刷產能早已供過于求,這也是印刷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印刷工價卻不升反降的根本原因。印刷業的“去產能”存在著被動與主動兩種行為方式。所謂被動,就是在企業無力承受之時被迫關閉。可以肯定地說,勞動力成本上升、環境治理投入加大等的確會把部分經營得不夠理想的企業逼上絕路。所謂主動,就是在清楚分析企業現狀后,與其不情愿地被淘汰,不如選擇適當時機主動予以收縮調整甚至轉讓脫手。

          當然,企業在“去產能”的同時也應該注重“降成本”“補短板”,繼續在轉型升級上發力。在“去產能”的過程中,順應中央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向“一帶一路”沿線的發展中國家轉移印刷產能同樣是可選之舉。走出去當然會有風險,國情不同,語言不同,風土人情不同,政策法規也不同。但時至今日,中國人與中國項目幾乎遍布世界各地,即便是印刷,除了早幾年走到俄羅斯去的安徽新華印刷股份有限公司、走到越南去的上海文寶印章技術發展有限公司,2015年江蘇鳳凰新華印務有限公司已大步跨入非洲南部的納米比亞,南京愛德印刷有限公司也已進軍埃塞俄比亞,他們已經為印刷業樹立了榜樣。

          2016年的全球經濟難有質的轉變,雖然無力改變世界但卻有可能改變自己。順勢是做好企業的基本要求,抓住“綠色”“去產能”兩個關鍵詞,印刷業可以通過自身努力爭取長足發展。

        (作者系上海數字印刷行業協會秘書長潘曉東)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返回頂部
        日韩黄色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