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hbx9"></address>
    <listing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menuitem></listing>

    <noframes id="9hbx9">
    <noframes id="9hbx9">

        <address id="9hbx9"><listing id="9hbx9"></listing></address>

        注冊成為vip商家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2015年數字出版:收官之年亮點頻現

        發布日期:2015-12-24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瀏覽次數:1616
        核心提示:2015年,國內數字出版產業在多個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這一年,政府部門的各項政策、舉措更加有力;這一年,產業規模持續增長,產業發展潛力持續顯現;這一年,傳統出版單位轉型升級更加深入,融合發展成效初顯

          2015年,國內數字出版產業在多個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這一年,政府部門的各項政策、舉措更加有力;這一年,產業規模持續增長,產業發展潛力持續顯現;這一年,傳統出版單位轉型升級更加深入,融合發展成效初顯。細數2015年乃至整個“十二五”時期數字出版的突出亮點,著重表現在頂層設計、產業規模、轉型升級、版權運營、人才培養等5個方面。

          產業頂層設計日臻完善

          2015年,國家先后出臺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關于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都對數字出版產業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2015年國家財政下達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50億元,共支持項目834項,比2014年度的800項新增34項,其中重點項目478項,一般項目356項。用于推動新聞出版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項目進一步增多,由2014年的77項增加至2015年的98項,并將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也納入重點支持范圍,支持項目為36項。以政策為引導,項目為抓手,2015年新聞出版業轉型升級、融合發展取得了實質性突破。

          以國家政策為指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作為行業行政管理部門,在推進新聞出版業轉型升級、融合發展方面,有了更為有力的抓手。在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引下,2015年4月總局與財政部聯合出臺了《關于推動傳統出版和新興出版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該《意見》出臺為進一步推進新聞出版業的轉型升級,推進傳統出版與新興出版融合發展指明了實施路徑和重點方向,標志著新聞出版業數字化轉型升級、融合發展已經從統一思想認識步入實質性建設的新發展階段。此外,2015年既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的編制之年。2015年總局著手組織開展了數字出版“十二五”規劃執行情況的終期評估工作以及“十三五”時期規劃的編制工作,謀劃“十三五”時期數字出版發展藍圖,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融合發展仍將作為“十三五”時期的重點任務,以引領數字出版在新時期下步入發展的新階段、新局面,實現新高度、新突破。

          數字出版產業規模持續增長

          截至目前,數字出版產業規模已突破3300億元,是我國新聞出版業所有門類中增速最快的領域,占比達到17%,僅次于印刷復制領域。不可否認,數字出版作為我國新聞出版業的戰略發展重點和產業轉型升級、融合發展的重要支撐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當前,政府已將文化產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納入國家發展規劃,作為文化產業中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興業態,數字出版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將日益提升。數字出版規模的持續擴大,反映了我國數字內容市場需求日益旺盛。當前,我國數字化閱讀接觸率為58.1%,已超過紙質閱讀率的58%,其中以手機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發展迅猛,成為產業革新的有力助推器。據工信部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9月,我國的移動用戶規模已接近13億,使用手機上網的用戶已突破9億,用手機看書、看報、看視頻已成為人們進行內容消費的習慣。這與我國3G網絡廣泛普及、4G網絡加速發展密不可分。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下,我國國民的消費理念、消費意愿、消費習慣、消費渠道日益多樣化,為數字出版的內容生產、技術應用、產品開發、運營模式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

          轉型升級邁上新高度

          2015年,新聞出版業在轉型升級、融合發展方面亦取得了較大突破。繼2013年6月公布了首批100家傳統出版單位轉型示范名單,2015年7月公布了第二批170家轉型示范單位名單,轉型示范單位已達到170家,傳統出版在轉型升級方面思路日漸清晰,方法和路徑日趨明確。這些包括出版集團、報業集團,以及圖書、報紙、期刊出版單位在內的傳統出版數字化轉型升級示范單位,在內容聚集、技術應用、產品創新,以及探索數字化商業模式等方面為產業發展作出表率,帶動整個行業轉型升級、融合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其中以專業出版取得的突破尤為顯著,在特色資源數據庫等知識服務模式探索上取得較大突破,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今年3月,總局主持開展了專業數字內容資源知識服務模式試點工作,以加快推進專業化知識服務平臺建設,有效聚集專業領域內容資源,推進形成中國特色的專業數字出版模式,推動國家知識服務體系建設。11月,根據這一工作的統一部署,總局發布了《關于推薦專業數字內容資源知識服務模式試點工作技術支持單位的通知》,推薦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等11家單位為相關核心技術支持單位;中新金橋數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9家單位為知識體系建設及知識化加工、管理技術支持單位;武漢理工數字傳播工程有限公司等12家單位為知識服務與運營技術支持單位。

          此外,教育出版和大眾出版在轉型升級、融合發展方面成果也日趨顯著,發展模式和產品形態日趨豐富多元。總局作為行政管理部門在“十三五”期間也必將加大力度,促進專業、教育、大眾出版在轉型升級、融合發展方面的全面突破,實現服務模式的多元創新,內容運營能力和水平的有效提升。

          版權運營水平大幅提升

          2015年是IP(知識產權)概念大熱之年,包括網絡文學、網絡動漫、網絡游戲、網絡影視在內的數字內容版權運營鏈條初步形成。通過版權運營,實施數字內容產業布局,實現內容、用戶、流量、渠道等方面的深度轉化,帶動資本大量流入,促進了優質內容價值的充分挖掘與運用,探索出多元化商業模式。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相繼成立了獨立的網絡文學運營機構,并涉足網絡游戲、網絡影視等領域,逐步打通了數字內容生產與傳播的全產業鏈條,讓出版業認識到IP帶來的強大效應與影響,也令IP運營持續高漲。中文在線等數字出版企業在版權運營方面取得了較大突破。傳統出版單位也在積極開展基于同一內容的多元形態的版權運營,產業之間基于版權的合作日益增多且逐步深入,數字版權開發的良性循環正在逐步形成。

          同時,跨界合作也是新聞出版業在IP運營、融合發展上的有效途徑。當前出版業正以多元開拓的姿態融入經濟大循環,與金融、教育、旅游等領域的融合日趨加深,產業邊界不斷延伸,利用優勢資源為其他產業提供信息知識服務,探索新的經濟增長點。

          人才培養得到有力推進

          數字出版人才隊伍建設難以滿足產業快速發展的需求,一直是多年來數字出版存在的一大難題。2015年,管理部門對于新時期下的新聞出版人才隊伍建設給予了高度重視,組織了多次基于“互聯網+”環境下的人才培養研討會議,行業協會、科研機構、企業也加大了對數字出版相關人才的培訓力度。數字出版人才培養工作在2015年有了實質性突破。北京市將數字編輯職稱評審納入了全市職稱評審序列,為全國數字編輯職稱評審工作開創先河,職稱資格考試用書在2015年已完成編輯修訂成稿工作,考試大綱也已基本制定完成。同時,在《北京市“十三五”時期新聞出版業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中,將加強人才隊伍的培養和建設,推進數字媒體準入資格考評體系,完善人才激勵機制作為“十三五”時期推進北京市新聞出版發展的重要舉措。同時,北京市正在著手制定“十三五”時期數字出版人才的專項規劃??偩衷?ldquo;十三五”期間,也將進一步推進數字出版人才隊伍建設,據悉,數字出版相關人才的培養計劃方案已經在著手制定中,數字出版人才體系將得以豐富,數字出版人才培養和培訓機制將逐步完善。

          2015年作為“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畫下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也為“十三五”的開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本篇雖然是對2015年數字出版業的一次年終盤點,卻也是對“十二五”時期數字出版發展的回顧,以及對“十三五”時期的殷切展望。“十三五”時期數字出版仍處于重大發展機遇期,在國家“互聯網+”戰略驅動下,大有可為,前景可待。

        (作者單位: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數字所王飚)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返回頂部
        日韩黄色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