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對傳統時尚媒體的沖擊不斷顯現,創刊20年的時尚類刊物《iLook》將???,最后一期出版是在2015月12月刊。
這是一本怎么樣的刊物?
這是一本焦點對準中國本土設計師的時尚雜志。從2008年七月開始,iLook出版人洪晃自己擔當主編以來,刊物的焦點轉向中國本土設計師。
以下是iLOOK出版人洪晃在12月刊寫給編者的話:
這是叫 “iLOOK” 的這本雜志的最后一期。我完全可以內牛滿面,情感流成河地感慨這近20年的雜志生涯。
我們進入數碼時代,連惆悵的時間都沒有了,雙十一剁手已經用分鐘計算以“億”為單位的銷售額,嘆口氣的時間都沒了!
所以我就不在這里多愁善感了,免了吧。
就簡單回顧一下這20年怎么過來的:
創始人是黃靜潔女士,1996年。編輯部在紐約。
我接手是1999年,編輯部回到北京。當時我的口號是“一本給有頭腦的女性的時尚雜志”,屬于一個徹底沒頭腦的方向,因為有頭腦的女人碰到時尚的時候就腦殘了。所以我撒手了。
之后是小雪當主編,然后iLOOK就培養出一批主編,現在已經分布在還幸存的平面媒體和網絡媒體。時而活動上碰見幾個編輯,說曾經在iLOOK做過,我都不一定叫得出姓名。
再之后是一個奧地利人當了主編,張大川是編者話寫得最認真、最好玩的主編,也是在他這一屆主編,iLOOK改為關注中國設計師,張大川后來接管了兩、三個時尚雜志,最終,也轉向網絡了。
再下面是卡生,六年iLOOK,四年主編,我記得當時這個位子把她去美國為人之妻的計劃徹底打亂了,不過我想她也不后悔,她離開后自己開了私房菜,火得一塌糊涂。
我是最后一任主編,努力想做中國生活方式,但是iLOOK這個名字已經歸屬為時尚類,所以終于選擇結束了這個名字的使用。
最要寫的是感謝的話:感謝讀者,跟著我們這么多年的訂閱讀者和朋友,也感謝我們的廣告客戶,支持我們按照自己的意識去做刊物,讓我們這個另類的小眾雜志活了近20年。
至于平面是否會死,我不確定,但是我個人將繼續和《大視野》雜志合作,出版一本《大視野 OPENPAGE》,一是出于我們對平面的熱愛,二是我們還有好多話沒說完。
所以這不是告別。我們沒死,只是換個辦法活著而已。
紙媒哀鴻遍野是全球性的。包括全球媒體巨頭在內的傳媒行業,在面對新技術、新競爭者及全新的客戶需求時似乎同樣窘迫而進入了窮途末路的狀態。今年11月瑞麗旗下雜志《瑞麗時尚先鋒》停刊消息不夠三天,援引界面新聞消息,總部位于上海的生活時尚類周刊《外灘畫報》將會???,但同時保留新媒體業務。但其運營方上海外灘畫報傳媒有限公司拒絕對此置評。
紙媒倒閉潮加速,時尚大刊也未能幸免,以下是近兩年,我們曾經耳熟能詳卻慘遭??臅r尚刊物:
2014年1月,隸屬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的《風尚周報》宣布???;
2014年8月,主打香港潮流文化的《YES!》停發印刷版,繼續出版電子雜志
2014年11月,赫斯特中國旗下《心理月刊Psychologies》休刊;
2014年9月,《Oggi今日風采》宣布將于發行10月號后???/p>
2014年12月,中國第一本時尚周刊《風尚志》被證實停刊;
2015年1月,《都市主婦》停刊;
2015年2月,時尚雜志《費加羅》中國版???;
正如《瑞麗時尚先鋒》一樣,很多宣布??臅r尚大刊仍然繼續堅持出版電子雜志,并開始謀求電商業務。同類型競爭對手《Elle世界時裝之苑》、《vogue服飾與美容》、《時尚芭莎》正在大力開發全媒體渠道,三者已經先后涉足電視媒體、電商及數字版閱讀開發?!秜ogue服飾與美容》今年推廣的APP vogue mini獲得不少用戶好評,現代傳播集團推出即看即買的iLADY365。就連曾經呼風喚雨的時尚網站style.com也在今年4月宣布將要轉型做電商。
商業就是那么殘酷,有業界媒體高管曾表示,他不希望目前混亂的時尚媒體行業平靜下來,時尚媒體需要淘汰新常態,那就是不斷裂變,不管你愿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