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hbx9"></address>
    <listing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menuitem></listing>

    <noframes id="9hbx9">
    <noframes id="9hbx9">

        <address id="9hbx9"><listing id="9hbx9"></listing></address>

        注冊成為vip商家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郵政總局整頓快遞包裝 6處改進可讓快遞包裝變綠

        發布日期:2015-12-14  來源:青島早報  瀏覽次數:1470
        核心提示:目前,國內快遞領域的包裝主要集中在以下7類,快遞運單、編織袋、塑料袋、封套、包裝箱、膠帶以及內部緩沖物,以國家郵政局統計的2014年全年139.6億件的快遞業務量為基數,2014年,全國共消耗約140億張快遞運單、20億條編織袋、55.84億個塑料袋、21億個封套、67億個包裝箱、114.5億米膠帶、20.1億個內部緩沖物。

          目前,國內快遞領域的包裝主要集中在以下7類,快遞運單、編織袋、塑料袋、封套、包裝箱、膠帶以及內部緩沖物,以國家郵政局統計的2014年全年139.6億件的快遞業務量為基數,2014年,全國共消耗約140億張快遞運單、20億條編織袋、55.84億個塑料袋、21億個封套、67億個包裝箱、114.5億米膠帶、20.1億個內部緩沖物。

          近日,由國家郵政局新聞宣傳中心與北京印刷學院青島研究院、印刷與包裝工程學院聯合推出的《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正式發布。

          報告指出,鑒于當前的市場競爭環境與現狀,快遞包裝無論是在可降解、循環等環保材料的使用上,還是在回收、處理與再利用上,均存在難以克服的困難。目前快遞包裝存在的幾大問題如下:

          首先,快遞運單在保存期滿后回收利用尚有難度。目前還沒有針對封套的回收利用;膠帶、塑料袋以及塑料填充物污染問題最為突出。為此,報告也給出了一套綠色可行的包裝方案:

          一是做好源頭把控。做好減量化,從生產原料、包裝設計和包裝使用等方面進行減量化,同時還要嚴把采購關,充分考慮采購的物料環保性,選購環保的包裝產品。對于消耗量較大的塑料袋和編織袋,不使用有毒有害材料的制成品。尤其是編織袋,可以部分采購能夠循環使用的帆布袋或者塑料中轉箱,逐漸替代和減少一次性編織袋的使用。根據測量,一條帆布袋的成本為15元左右,相較于1元左右/條的編織袋,兩者的采購成本雖然差距很大,但一條帆布袋能夠重復使用約二十次,平均成本可以降到0.75元/條。

          二是提升環保意識。規范快遞員和快件包裝員的操作習慣,指導操作人員科學地對產品進行適度包裝。

          三是建立回收體系。首先快遞企業應鼓勵企業內部循環使用,對于使用過的封套、包裝箱等,都可以二次利用;其次多方要共建回收體系,一方面采取措施鼓勵快遞員回收包裝,與快遞網點定點回收相結合,另一方面將回收的包裝統一出售給相關生產企業,進行再利用。報告問卷調查顯示,79.69%的快遞員表示愿意配合快遞包裝回收工作。其中,69.07%的快遞員更傾向于定點回收的回收模式,20.31%的快遞員更傾向快遞員上門回收。

          四是推行新興技術。包裝生產環節應當加大產品技術研發力度,研發非環保材料的替代產品,優化現有技術及工藝,提高再生料在產品中的使用比例及產品性能。在包裝使用環節,應借助信息化手段減少或避免過度包裝。

          五是加強監管力度。首先應對相關標準進行實施更新,與行業發展相匹配;其次可增設強制性條款,相關部門需要加強對快遞包裝所有參與者的監管,對不合格不安全的包裝企業采取嚴厲監管措施,從而確保合格產品在市場流通。

          最后,還要消費者樹立快遞包裝低碳化理念,增強全社會的綠色意識,將快遞包裝通過回收渠道進行回收。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返回頂部
        日韩黄色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