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快速變革的時代,創新不僅是企業生存的根本,更是行業發展的靈魂,印刷業也不例外。無論是成熟的膠印技術,還是傳統的柔凹印技術,或是新興的數字印刷技術,都在加快印刷領域的創新與變革的步伐。在新常態、新環境、新技術、新應用、新模式中思變,在創新中謀求發展;數字印刷業者更是憑借對數字技術的超前敏感性,走在了行業發展的前列。傳統印刷業者和數字印刷業者在不斷的嘗試、對弈和磨合之中,越來越感受到融合、創新才是發展之道。
數字印刷是印刷技術數字化和網絡化發展的一個產物,也是當今印刷技術發展的一個焦點。
從淮安市情況來看,2014年經行業主管部門年檢核驗合格的印刷企業為 280家(不含復打印企業),比上年增加8家。其中,出版物印刷和出版物專項企業 11家;數字出版物印刷企業1家;包裝裝潢印刷企業 145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業123家。年印刷企業工業總產值為60億元,其中年印刷總產值超過5000萬的企業16家,利潤總額3.75億元。而具備數字印刷能力的企業有6家。從整體發展情況看,10年前印刷企業工業總產值僅為6億元,10年后到2014年全市印刷企業工業總產值增長了10倍;而出版物印刷企業10年前是13家,現在僅有5家。從近幾年發展情況看,下滑的趨勢明顯。
當前,在傳統印刷市場逐漸萎縮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傳統印刷企業涉足數字印刷,意欲挖掘屬于自己的一桶金。
適應個性化印刷需求
從幾年前的探討,到近兩年在市場上競相開花,數字印刷在書刊印刷領域的發展雖然不像在商業印刷應用得那樣快速,但這一革命性的技術已經被越來越多具有前瞻性的企業所關注并開始接受。個性化印刷是數字印刷最早的應用領域之一,堪稱數字印刷的熱點。隨著人們越來越追求個性化,個性化印刷已成為印刷企業挖掘數字印刷業務的主要著力點之一。南京某數字印刷企業在淮安開設了網點,新的市政府周邊一下子就擠了4家快印網點。而在老企業,淮安也有成功的范例:例如,淮安財經印刷廠、淮安日報社印刷廠于2012年就開始涉足數字印刷領域,2014年淮安財經印刷廠成功被江蘇省新聞出版廣電局批準為全市唯一一家數字出版物印刷企業。淮安財經印刷廠位于淮安大學城財經學院院內,針對周邊學校教輔材料品種多,但是印刷數量很少,以及機關單位對印刷品少、頻、快的印刷要求,于2012年先后購買了黑白、彩色兩臺數字印刷機成立了數碼車間。數字印刷由于無須傳統膠印繁瑣的工序,只需由計算機發往印刷機即可出成品,解決了印刷品數量少、要貨急的特點,節約了人力資源,提高了工作效率,他們不可因量小而不為,圖書按需出版“一本起印”,僅這一個車間就為淮安財經印刷廠3年共創產值500萬元,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在轉型為綜合服務的道路上,全面推行數字化印刷技術,滿足了企業與個人的小批量定制需求,適應個性化印刷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