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環評文件質量低劣、環評工程師掛靠等問題,66家環評機構、16名環評工程師被處理,其中部分環評機構被取消環評資質,存在掛靠行為的環評工程師則被列入“黑名單”。
10月13日,環保部向媒體通報2015年度環評機構檢查情況。通報稱,根據近期開展的2015年度對部分省區市環評機構的檢查結果,總體上看,環評機構從業行為進一步規范,多數機構能夠在資質、人員和質量方面達到要求,但仍有部分機構存在環評文件編制質量低劣、環評工程師掛靠等問題。
在被處理的66家環評機構中,經鳳凰安徽梳理發現,安徽共有四家上榜,分別為蕪湖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淮南市環境科學研究所、安徽省輻射環境監督站、滁州市環境科學研究所。其都因無環評工程師,不滿足環評機構最低資質條件要求,被取消環評資質。
環保部環境影響評價司司長程立峰介紹說,根據環評資質管理有關規定,環保部決定對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6家環評文件編制質量較差的機構予以限期整改;對存在掛靠行為的吳冬梅等16名環評工程師給予通報批評,記入環評誠信信息系統;對涉及人員掛靠的天津市氣象科學研究所等7家機構予以限期整改;對環評工程師數量達不到要求的忻州市環境保護研究所等53家機構取消環評資質或降低評價等級、縮減評價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