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3天的2015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9月20日圓滿落幕。據統計,本屆展會共有45萬人次前來參觀,其中專業觀眾達4萬人以上,吸引了45個國家和地區參展,共展出3.3萬多種期刊和數字化期刊產品;現場銷售和訂貨碼洋達4.1億元,共簽訂、達成交易意向和協議180多項。
9月18日,一段名為《中文期刊誕生200年》的視頻,拉開了2015刊博會的大幕。全國政協副主席齊續春宣布開幕。湖北省省長王國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吳尚之致辭。
王國生說,刊博會落戶湖北,有利于湖北省搭建文化交易平臺,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本屆刊博會以“新常態、新融合、新發展”為主題,展示媒體創新融合發展成果。湖北省將借刊博會舉辦之機,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努力促進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發展,不斷增強文化軟實力。
吳尚之在致辭中表示,刊博會已經成為湖北文化產業的品牌和全國期刊界的名片,已經成為促進產業發展、推動全民閱讀、服務文化建設的重要平臺。對于在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推動期刊業發展繁榮,他希望期刊界要著力抓好內容建設,高質量、有價值的內容永遠是期刊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要著力推動融合發展,堅持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優勢互補、一體發展,深入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實現深度融合。要著力加強精品建設,重點扶持一批名刊,重點培育一批大刊,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核心競爭力強的新型期刊出版傳媒集團。
中國期刊協會會長石峰、中國文聯副主席李前光以及湖北省相關領導等參加開幕式。簡短的開幕式后,與會領導和嘉賓興致勃勃地參觀了展館。當天下午,吳尚之一行還到《知音》雜志社和《特別關注》雜志社調研。
據了解,3天的刊博會共舉辦了117項活動,比去年活動總數增加近五成。今年還首次設立了韓國館。
又訊 9月18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2015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上舉辦新聞發布會,公布2015年中國“百強報刊”(“百強報紙”“百強社科期刊”“百強科技期刊”)入選名單。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吳尚之、中國期刊協會會長石峰等為入選報刊代表頒發證書。
據評審委員會負責人介紹,此次入選百強的名報大刊精品薈萃,基本代表了我國報刊業發展的最高水平,其中有《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主流媒體,也有《浙江日報》《大眾日報》等在融合發展、轉型升級中的領跑者;既有《求是》《新湘評論》《共產黨員》這樣內容優質、傳播力強的重要黨刊,也有《讀者》《兒童文學》《收獲》這樣的傳統名刊;既有《特別關注》《第一財經周刊》等新生出版力量和后起之秀,還有《細胞研究》《納米研究》這樣具有國際傳播力、代表中國科技領先水平的頂級刊物。
會上,《光明日報》《讀者》《光:科學與應用》3家報刊的相關負責人代表入選報刊作了經驗交流。
總局新聞報刊司司長李軍宣布“百強報刊”入選名單。總局進口管理司司長蔣茂凝、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張擁軍、總局規劃發展司副司長孔德龍和湖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鄧務貴、湖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張良成等出席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