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hbx9"></address>
    <listing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menuitem></listing>

    <noframes id="9hbx9">
    <noframes id="9hbx9">

        <address id="9hbx9"><listing id="9hbx9"></listing></address>

        注冊成為vip商家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視點 » 正文

        票據印刷企業如何實現轉型融合發展

        發布日期:2015-07-29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作者:李明遠  瀏覽次數:3049
        核心提示:面對信息技術發展給行業帶來的巨變,票據印刷行業中的先行者,引進新技術新設備,或拓展印刷領域,或開發物聯網產品。更值得肯定的是,一些企業主動融合信息技術,發展票據印刷與互聯網相結合的業務。

          迷茫、悲觀、無奈……在國家推進營業稅改增值稅的近3年里,服務于地方稅務局的票據印刷企業百感交集。隨著新行業相繼被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歸屬于地稅的營業稅發票印刷業務正持續流失,業務單一的相關企業“失血”嚴重。

          變動不止于此。經濟運行速度放緩、網絡發票推行、勞動成本加大等宏觀因素讓整個票據印刷行業進入調整期。“稅票定點印企要警惕稅務產品所占比例,產品品種單一,企業很容易在一棵樹上吊死。”正如中國印刷技術協會商業票據印刷分會理事長邢建民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采訪時所說,票據印刷企業只有從根本上轉變觀念,多管齊下,才能破解發展難題。下一個風口在哪里?票據印刷企業中的“捕風者”正融合信息技術前行。

          電子商務迅猛發展、網上支付越發便捷,以金融、稅務等傳統領域為代表的票據無紙化趨勢,正是信息技術興起給商業票據需求帶來的沖擊,印刷行業對此有目共睹。然而,對傳統行業來說,信息技術的發展是一體兩面的。據國家郵政局7月15日發布的郵政行業運行情況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84.6億件,同比增長43.3%。高速增長的快遞業背后,是同步成長的快遞單印刷市場。

          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為票據印刷帶來了很多新機遇。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刷發行司司長王巖鑌在日前舉辦的中國印協商業票據印刷分會第十五屆年會上表示:“電子商務的很多增值服務都以印刷品形式體現,比如更清晰的說明書、更貼心的包裝、更加個性化的服務。普通票據市場也將隨著內需潛力的釋放和整體產業經營模式的變化產生新需求。”

          面對信息技術發展給行業帶來的巨變,票據印刷行業中的先行者,引進新技術新設備,或拓展印刷領域,或開發物聯網產品。更值得肯定的是,一些企業主動融合信息技術,發展票據印刷與互聯網相結合的業務。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新的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和經濟增長點將會不斷形成。

          【專家把脈】

          我國商業票據印刷領域具有體制活、技術新、資金足的特點,具備成為印刷業轉型升級先行者的條件,可以以調整產品結構、加快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等為抓手,率先實現轉型融合發展。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刷發行司司長 王巖鑌

          企業要明確發展戰略,分析企業產品結構,如產品被信息產品替代的可能性較高,要提前準備轉型。向互聯網轉型,要改變思維,善于學習新的事物,推動企業管理轉型,打造小而精的團隊。

          ——浙江茉織華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長 管政明

          傳統企業一定要培養互聯網思維,但不同體量的票據印刷企業,不能千篇一律,要量力而行。相關的探索最終的收益多少,很難判斷。但探索行動對企業未來轉型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無錫雙龍信息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陶瑞宇

          面對嚴峻的環境,只有主動適應、主動出擊,從根本上轉變觀念,積極參與市場競爭,才能找到企業新的發展空間和出路。

          ——深圳市東鵬印刷廠生產部副部長 代楠

        案例A 打包提供解決方案

         

          浙江茉織華:涉足電子信息服務

          浙江茉織華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長管政明經營企業20余年來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未來企業之路往哪里走。他思行結合,帶領浙江茉織華成功轉型。

          2014年成立的北京茉織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從當年8月開始基于交互式信息技術,為金融機構等客戶提供交互式電子賬單服務。這家子公司的成立,標志著浙江茉織華正式涉足電子信息服務領域。“做紙質賬單的企業為何要做電子賬單?起初銀行業的客戶得知我們做電子賬單業務很奇怪,而我們的理念是為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管政明表示,互聯網改變了經濟運行模式和產品形態,票據企業要積極迎接互聯網,為客戶提供需要的服務。

          管政明告訴記者,之所以開辟電子賬單業務,是為了通過多元化發展找到大市場、高附加值領域。管政明認為:“在目前行業需求受限的情況下,適度多元化發展是票據印企的必然選擇。多元化發展,要充分利用企業現有的自身優勢,避免脫離企業核心競爭力,以降低多元化帶來的業務風險。”

          “電子賬單發送到信用卡持卡人手里,用戶能通過點擊賬單相關欄目完成申請臨時額度等業務。我們還將統計用戶點擊電子賬單附帶廣告的統計數據提供給銀行。”管政明如是解釋交互式電子賬單。自2014年8月上線以來,浙江茉織華已與光大銀行等多家單位進行了項目簽約,現在每月各類賬單的發送量已接近1000萬份。國內信用卡持卡用戶數量還在增長,紙質賬單的減少會帶來電子賬單的增量,管政明因此看好電子賬單項目的前景。

          案例B 抱團發展電子商務

          無錫雙龍:搭建網上地方商圈

          說到轉型發展,無錫雙龍信息紙有限公司選擇“物聯網+互聯網”的模式。結合射頻識別技術為傳統產品賦予新生命的同時,無錫雙龍也在積極探索發展電子商務。“傳統企業做電商,雖然提供的仍是傳統產品,思維卻已經不同。過去靠若干業務員線下跑業務,現在‘90后’的采購已經通過互聯網認識我們并下單。”無錫雙龍副總經理陶瑞宇告訴記者,2015年年初成立電商事業部后,無錫雙龍在阿里巴巴、京東等平臺上開店接單。

          與其他借助第三方平臺在網上接單的企業不同,無錫雙龍沒有止步于自家利用平臺賣產品,而是選擇聯合無錫當地其他印刷企業擴大影響力。今年5月底,無錫雙龍邀請當地十幾家印刷企業探討組建印刷商圈,為的是互通有無、抱團取暖。陶瑞宇介紹,其他企業加入印刷商圈,可以將自己的產品放在無錫雙龍的平臺上展示,這樣既讓無錫雙龍的電商平臺產品豐富起來,也可以避免其他企業額外付出成本開設網絡平臺。截至目前,無錫雙龍的電商平臺已經有兩家其他企業的產品上線。

          陶瑞宇介紹說:“企業做電商,面臨的市場很大,拿到訂單后到企業生產,又是另一種情況。企業的內部管理至關重要,要在內部建立快速反應機制。”陶瑞宇告訴記者,電商平臺上的訂單往往交期比較短,要求比較高。管理者在現場指導員工及時解決操作中的問題,也是一個適應電商進行思維轉變的過程。

          案例C 拓展延伸增值服務

          深圳東鵬:搭建發票網售與查驗平臺

          作為一家服務于深圳市地方稅務局的中型印刷企業,深圳市東鵬印刷廠正是“營改增”過程中主營業務正在流失的親歷者。“掙不到人民幣,想想能不能掙到美元。”深圳市東鵬印刷廠生產部副部長代楠道出了沒有雄厚資本的中小型印刷企業的心聲。2012年下半年開始,深圳東鵬利用閑置下來的輪轉印刷設備,做技術改造后承印快遞運單,產能得到充分利用。

          在進行技術自主創新、做精做專防偽技術的同時,深圳東鵬也開始積累互聯網服務經驗。2013年,深圳東鵬為深圳市地稅局搭建的網絡售票平臺上線,納稅人在上網辦理領用手續后,深圳東鵬用特快專遞將發票寄到納稅人手里。

          這項業務推出后,免去了納稅人去地稅局領票的時間和交通成本,受到了納稅人的歡迎。目前每天發貨量達200多單的這項業務為深圳東鵬帶來了上百萬元的利潤。“只要紙質發票存在,納稅人依然有領票需求,網售平臺就有存在的價值。”在代楠看來,網售平臺項目可以在發票印刷業務比較集中的地區推廣。

          更具暢想空間的是2014年12月1日上線的手機發票查驗平臺“鵬稅通”,這個項目采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加密二維碼技術,用戶打開手機掃描發票上的二維碼,可查驗發票真偽。上線至今半年多,“鵬稅通”注冊用戶已接近3萬,查詢量達30多萬次。

          “如果日均活躍用戶達到8萬以上,這個平臺就具備進一步提供增值服務的價值。”代楠表示,如果能夠打通后臺系統,能在全國實現異地查驗、統一查驗,想象的空間就會更大。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返回頂部
        日韩黄色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