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9日,西安理工大學“印刷與包裝工程學院”正式更多中為“印刷包裝與數字媒體學院”,再次為印刷業的式微增添了新的注腳。其實,在過去的幾年中,無論是大學還是企業都在或明或暗地向著去印刷化轉型。
大學去印刷化率先進行
早在2008年,武漢大學即將印刷工程專業改名為印刷工程(圖像傳播方向)。2013年5月12日,武漢大學印刷與包裝系在北京召開增設“圖像傳播工程”本科專業專家論證會,進一步向數字媒體轉型。
2008年,湖南工業大學(株洲工學院)將包裝與印刷學院正式更名為包裝與材料工程學院。
2012年12月,Rochester技術學院(RIT)正式宣布其全球最有名的印刷高等學府——印刷媒體學院(The School of Print Media)將改名為媒體科學學院(The School of Media Sciences)。
企業更名去掉“印刷”標簽
2011年7月,湖北勁牌印務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湖北雅興包裝有限公司。
2013年3月21日 - 福建鴻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 審議并通過了《關于變更公司名稱及修改公司章程》的議案,正式將公司名改為鴻博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7月05日新洲印刷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新洲發展控股有限公司”。
2013年8月9日,深圳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更名為雅昌文化(團體)有限公司。
2014年5月20日,中國印刷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印集團)宣布更名為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集團公司。
國外印刷巨頭轉型面面觀
在國外,一些知名印刷企業的轉型比中國更早,日本的兩大世界印刷巨頭雖然沒有變更企業名稱,但早已實現成功轉型。
早在2008年,印度最大的紙箱制造商“21世紀印刷公司”把名字改成“TCPL包裝公司”。
世界四大印刷巨頭之一大日本印刷早在十多年前就將公司的主業由單純的印刷擴展為為印刷與信息相干的解決方案供給者,致力于發展信息與傳播、生活與產業材料及電子事業等。
而另一家世界印刷巨頭凸版印刷早已成長為信息和通信行業的世界一流公司。其經營領域拓展到包裝、安全、電子、數字成像、和光導發光。
全球四大印刷巨頭中,當納利屬于最執著的一家。這家企業把主業一直放在紙質印刷媒體上,盡管該公司也在轉型,并將公司重新定位為“傳播供貨商”,但一直沒有離開紙質印刷這個圈子。但情況不妙的是,該公司推出的E本印按需印刷一直不太理想。位于中國上海和深圳的子公司相繼發生員工罷工事件,更是凸顯了該公司在印刷業式微時代的掙扎。
從上述變化不難看出,這些院校和企業無論是變更名稱還是拓展業務方面,去印刷化才是惟一目的。我們不禁要問,印刷,你真的要被時代拋棄了嗎?
名家點評
陳鴻亮:印刷會在,但會深度融合到各行各業。作為紙媒部分衰落,作為功能印刷如包裝會更強,但與各種應用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