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市印刷行業的亮點,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
一是綠色印刷。截止到2014年11月底,北京通過綠色印刷認證的企業達到了75家,全國共有740家,北京占到了10.1%左右,在全國位居首位。2014年秋季,北京實現了高中教材的綠色覆蓋。也就是說,2014年北京市教材的綠色印刷已經從中小學階段拓展到了高中階段。截至2014年10月底,北京市青少年、嬰幼兒讀物共1771種、4841萬冊通過綠色印刷生產的圖書經過質檢站審核合格。優秀作品的綠色印刷推動了綠色出版和印品質量的提高。
二是清潔生產工作。繼2013年6家企業通過清潔生產審核后,2014年又有12家企業進行申報,目前已基本完成審核工作。預計2015年還有13家企業申請進入清潔生產。清潔生產和綠色印刷是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的關系。通過清潔生產審核,很多企業也因此得到了實惠。比如北京利豐雅高長城印刷有限公司,在政府支持下建設了將近2萬平方米的光伏發電,實現并網,每度電能便宜兩毛錢,降低了企業成本。除此之外,政府的支持還包括企業供熱系統改造、光源改造等。通過清潔生產的企業降低了生產成本,得到了實惠,在提高效益的同時,還為首都的藍天做出了貢獻。
第三個亮點是,從業人員職業素質的提升。在第四屆全國印刷行業職業技能大賽上,北京的參賽選手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
目前,北京的印刷企業都在思考如何轉型,以及怎么減速換擋符合新常態的發展理念。從企業本身來講,在經濟大環境如此困難的時期,大家都在想辦法探索新的出路。
事實上,一些企業在轉型升級方面已經提供了一些借鑒思路。比如,北京易豐印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網絡訂單開展市場營銷,這為中小企業的轉型提供了樣板。在大的企業轉型探索中,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資金進行營銷網站的建設;北京東港安全印刷有限公司探索了電子發票平臺的建設,開創了票據數字化網絡應用的創新。也有原來只做印刷的企業,現在向文化產業滲透的。
2014年北京數字印刷有了較大發展,但是也存在問題,其中突出的一點便是尚未尋求到較好的盈利模式。數字印刷固然是很先進的技術,但并不能說買了設備就能盈利。只有轉變營銷模式,把傳統印刷和數字印刷結合,把網絡平臺的增值服務建立起來,這樣才能實現新的盈利。
在數字印刷方面,我認為,處理好上下游結合是問題的關鍵。如果出版社能轉變營銷理念,更好地配合按需印刷,那么印刷廠的數字印刷產業才會得到更好的發展,不然,只有印刷廠提高印刷技術,效果也是事倍功半的。
2015年,北京地區對于環保的監管力度仍將加大。現在國家對各省的要求很嚴格,發展看的不只是GDP多少,也看是否符合可持續發展路線。當然,在一些政策和法規的制定上,我們協會在嚴格要求會員企業的同時,也會積極與有關管理部門溝通。在首都,就一定要關注環保。
北京的土地、人工、管理等各方面成本要求都很高,這無形中加大了北京印企的生存難度。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三大戰略之一的“京津冀一體化”,可以說為印刷行業指明了一條出路。我們提倡總部在北京、生產在周邊,邀請廊坊、承德、樂亭開發區來北京介紹當地情況、外遷資源,2014年的綠色印刷產業促進商務交流會和全國第四屆綠色宣傳周期間,我們還為天津提供了交流展位。
2015年的印刷行業,我認為不會出現高速發展的現象。經濟下行是全國各行各業的大趨勢,印刷行業不可能獨善其身。經濟下行不可怕,不應把它看成太大壓力,在調整轉型的過程中,影響肯定是有的,但不能讓它消磨企業轉型的意志,要盡可能減小影響幅度,盡可能開拓視野,創造新的增長點,去適應這個經濟大環境以及首都經濟發展需求。不排除行業各項指標有所下降,但要堅信的是,這種做法帶來的一定是兩三年后行業整體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