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3年秋季學期北京、上海等省市率先在全國實現中小學教科書綠色印刷全覆蓋之后,2014年的秋季學期,我國江蘇、江西、吉林、河北、陜西、新疆、西藏等全國各省(區、市)中小學生教科書基本實現了綠色印刷全覆蓋。
喜綠色范圍逐年擴展
思各地發展并不均衡
眾所周知,北京和上海在教科書綠色印刷全覆蓋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北京市對實行綠色印刷的企業向來慷慨解囊,給出版社補貼,給印刷廠獎勵,不但實現了教科書綠色印刷,少兒讀物綠色印刷的舉措更受到了家長、孩子和老師的一致推崇。上海市除了通過常規做法在生產工藝和原材料方面實現綠色環保外,從2011年開始便探索環保的柔印技術在書刊印刷中的應用,并在2014年的上海國際印刷周期間推出了首套柔印兒童書,至此邁出了柔印向兒童書拓展的扎實一步。此外,上海市還繼續深化綠色印刷探索,嘗試將柔印應用于大學課本,今年秋季學期僅一本柔印教科書就印制了70萬冊。
然而事實上,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大多數省(區、市)并不像北京、上海那樣能夠在綠色印刷全覆蓋行動中領先,全國呈現出了綠色印刷覆蓋程度不均衡的狀況。但是在今年秋季教科書印制中,眾多后來者追趕速度頗快。寧夏甩掉了零認證的“帽子”,有3家企業通過綠色印刷認證。
綠色印刷之路只有起點,沒有終點,雖然距離總局提出的綠色印刷全覆蓋要求已進入倒計時階段,但即便是發展居于前列的地區對于綠色印刷的探索也剛剛開始,前面仍有一個個障礙需要跨越。
喜眾志成城齊心協力
思檢測力量亟待增強
辦培訓班,開調度會,講授綠色印刷的法律法規、認證的申報流程、取證后的保障措施,聯合出版物質檢單位進行環保檢查……自開展實施綠色印刷認證工作以來,全國各省(區、市)上下一心,為這項工作傾注大量心血。因為只有通過者才有資格印制教科書,未通過者則被排斥在門外。然而通過認證卻并不能作為考量企業的唯一指標,如何不讓企業“拿到證書后放羊”,這是一道考驗各省市的長期命題。
然而值得深思的是,全國擁有環保檢測能力的出版物質檢中心屈指可數,其中總局質檢中心以及其旗下的7個質檢分中心是我國出版產品環保檢測的重要力量。另外一條途徑就是綠色印刷認證的年檢。與通過認證的企業數量和生產的綠色印品數量相比,質檢機構的檢測力量相當薄弱。
喜綠色意識逐漸深入
思政策支持有待擴大
與前兩年相比,從一無所知到現在的關注教科書后的綠標,學生們對于綠印書籍的認可度在逐年提高。其實,不單是終端讀者,包括印刷企業在內的整個印刷體系對于綠色印刷的認識也邊開展邊提高。如何為他們贏得更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是推行綠色印刷3年來一直在呼吁的事情。雖然北京、上海、安徽等地都相繼出臺了有關政策,但是這對于有著10.5萬家印刷企業的我國印刷業而言還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