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山東德州市紀委印發《關于嚴禁公款購買印制寄送賀年卡等物品的通知》,出臺“禁卡令”,掛歷市場遇“寒冬”。時隔一年,12月10日媒體探訪德州印刷市場發現,城區多家彩印廠臺歷和掛歷等印刷訂單較往年減少七成多,有的甚至一單沒有,許多靠“公”吃飯的印刷廠紛紛開拓新業務。
在德百物流批發城,記者看到二樓文具商行早已將臺歷、掛歷擺放在店鋪顯眼位置。盡管如此,前來購買的顧客也是寥寥無幾。“生意越來越難做,以前一些企業還會成批訂購發給員工,現在基本沒有了,都是一些零散戶。”在二樓售賣臺歷的曹先生說。
德州晨輝彩印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稱,公司的業務主要與廣告公司對接,由廣告公司承接業務,公司進行印刷。以前客戶群體主要集中在銀行、保險等單位,但自去年開始這部分客戶訂購量驟減,今年公司已經很難承接到這類業務。
按照臺掛歷行業的常規安排,5、6月份的時候廠家已經開始設計、打版,10月份左右接收訂單,而到了12月份基本已經印刷完畢,就等著給客戶發貨。“往年公司的業務主要面向機關事業單位及學校等,賀卡、臺歷等印刷工作占據公司總業務量的60%,中紀委禁令出臺后,這方面的訂單或者減少或者干脆取消了,目前整體下降高達80%-90%。”德州市委印刷廠倪經理稱,公司現在不僅針對大中型企事業單位,也對外承接訂單,并與廣告公司合作制作宣傳單、畫冊等。
媒體調查了6家印刷廠,其中5家印刷廠的負責人稱,目前已經很難承接到日歷和賀卡的印刷業務,較之前下降了六七成,有的甚至一單也沒接到。常年承接裝訂臺歷的趙經理稱,印刷廠的承接量直接影響到臺歷裝訂單位的效益,這都是一環扣一環,目前公司主營業務范圍較廣,包括印制紙箱、商品外觀包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