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富陽的產業,我們自然想起了造紙業。自古以來,富陽以造紙聞名,延續至今,造紙廠有237家之多。
可是,隨著政府不斷加強的環保整治和市民逐漸提升的環保意識,傳統的造紙業在富陽的地位顯得尷尬起來。
“每年,造紙廠從富春江流到錢塘江的污水達到1.6億噸。”富陽市環保局局長李百山說。他不得不承認,富陽造紙廠所產生的廢氣、廢物和污水對富陽的生活環境帶來了巨大壓力。
2013年,富陽市環保局出臺了《富陽市深化實施造紙行業整治提升工作補充意見》,規定單機年產3萬噸以下的造紙廠需要關閉,提前關閉的會給予獎勵,預備對富陽造紙業進行一次大“洗牌”。
截至目前,富陽市237家造紙企業累計關停淘汰107家,整治提升了113家。然而,關停后,他們又有著怎樣的出路呢?
兼并:技術提高降低成本還環保
富陽金利紙業原是一家專門生產涂布白板紙的企業,也處在關停的隊伍中。不過,它的關停沒有太多傷感,因為在明年,金利紙業將改頭換面。
這家紙業辦公室主任季歷說:“現在的金利紙業由三大造紙企業兼并而來的,總共7條生產線,年產30萬噸涂布白板紙。”與原先3萬噸相比提高了10倍。
金利造紙廠正在設備安裝階段。初沉池接入一個水管重復利用60%的污水,生化池連接污水處理廠,同時納入刷卡排污,控制污水總量。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廢塑料運到相關企業集中處理,泥沙回用或者焚燒發電。
環保局在監管企業排污方面可謂嚴格。在造紙廠的排水口,富陽市環保局安裝了監控設備,這個設備不僅可以24小時監查到排水量,每隔1小時取樣看是否超標。如果水質超標,環保局將會立刻通知企業主處罰。
環保局嚴格的控制也影響到造紙企業內部管理。在金利,公司設立了污水處理工,把握排污量。如果發生超標的情況,污水處理工也會跟著罰款;如果一個月都沒有出現超標,污水處理工就會喜大普奔,獲取額外獎勵。
季主任說,環保投資有2000萬元人民幣,較之前來說非常大,但是總的成本還是降低了。原先公司的員工是300人,現在規模擴大后是200人,機器設備自動化提高,節省了人工成本。設備更新后,更加節能,速度提升,提高了生產效率。
“環保整治過程中,造紙企業主普遍認為必須得轉型,越快越好。這都是政府整治帶來的。”季主任說。
轉行:做無污染產業睡覺都安穩了
王永正原來是富陽金瑞紙業的創辦人,生產涂布白板紙,排放了很多廢氣廢水廢棄物。
“在環保整治過程中,我連覺都睡不好。”王永正說。環保局整治手段嚴格,他擔心因超標罰款。對他們小企業來說,1萬2萬的數目還真有點吃不消。
林永正也意識到,富陽造紙業已經產能過剩,白板紙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廢棄物和污水對環境影響太大,企業必須轉型。
2013年6月,林永正申請提前關停企業,轉型做起了面膜紙生產。7月份,他就開始了市場調查,成立了環帆實業有限公司。
“面膜紙的原材料用的是棉花,生產過程中又不需要使用水,對環境幾乎沒有污染。”林永正語氣中充滿著輕松,工廠也因此不需要安裝刷卡排污系統。更重要的是,他睡覺更踏實了。
做了1年多,林永正覺得面膜紙很有前途,下一步會擴大規模。
富陽造紙業整治投資數十億污水量減少了36%
據了解,富陽環保局在造紙業整治上可謂花了大力氣,投資有數十億。好在成效顯著,截至目前,共計完成112家企業整治提升工作,1.6億的排污量減少了36%。
經過造紙業的關停和轉型,噸紙廢水排放量由2010年的20噸下降至10噸,綜合廢水利用率由2010年的48%提高至68%。
這個月,富陽環保局正在繼續對過渡性造紙廠責令關閉,12月15號之前再關閉25家。
“明年,130家造紙廠會保留80家。”李局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