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種印刷貿易網站,如印刷家、印貓網等陸續上線。這些都表明,從創意設計、印刷流程、印刷設備到印刷業務交易、印刷設備交易的印刷全產業鏈數字化的技術路線圖逐漸清晰。通過互聯網,印刷這個古老的行業即將被重新定義。就像蘋果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亞馬遜重新定義了書店,特斯拉重新定義了汽車一樣。這也為逐步實現《印刷業“十二五”時期發展規劃》中提出的“依靠科技進步,引導產業轉型。鼓勵應用數字、網絡技術改造現有印刷業,促進印刷業現代化”目標更近了一步。
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刷發行司司長王巖鑌公布的數據,2013年中國印刷業總產值首次突破1萬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肥豬”后,有的人要“分肉”,有的人要借助互聯網讓它“飛”起來。然而值得冷靜思考的是,有太多行業急功近利、轉戰互聯網,結果并不妙。為了印刷行業的健康發展,筆者認為有必要關注如下3個方面。
讓供應鏈更規范
通過技術手段讓交易更透明、渠道更多是好事,但不能一味低價吸引人。行業專家呂理哲認為印刷貿易網站的實質是技術供應鏈的破壞和創新,筆者完全認同。他認為,網上銷售設備一定是明碼標價,安裝和培訓服務不可免。這改變了原來的生意不規范、服務和產品價格分離、正版盜版渾水摸魚、服務賠進去還沒有利潤等問題。有了網絡,渠道有了洗牌的機會,讓“正規軍”生存,讓跑單、竄貨的沒有擾亂市場的機會。市場規范了,服務有價了,供應鏈才有機會恢復生機。印刷貿易網站的創新破壞了技術設備的供應鏈,說不定是正規供應商的救世主。
印刷業的定位一是信息技術,二是創業設計,三是加工服務。這些屬性都明確告訴廠商、印企,技術、服務是基礎,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模式,不適合這個產業。以江蘇省為例,其政府定點采購印刷服務的時候,報價僅占評分比重的20%,資質、服務等占印刷之外的80%,明確導向就是買服務。一味低價意味著你沒有其他競爭手段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讓交易價格更透明
印貿網站應踏踏實實為10萬之眾的印刷企業理順供應鏈,而不是講故事,搶流量,忙上市,搞資本運作。在目前動輒資本運作的大背景下,踏踏實實做實事的互聯網從業者太少。希望這些印刷貿易網站與業界是犀牛和犀牛鳥的共生關系,做對大家都有利的事情,而不是利用印刷業這個巨大市場講一個天方夜譚的新淘寶資本運作的故事。
筆者第一時間上了印刷家網站查詢數字印刷設備銷售情況。截至發稿,有10家主流品牌入駐,142個在售商品全部“暫無報價”。說起來,要做到均有報價,其實也難,以低價競爭吸引人的電商如何遮遮掩掩地告訴印企透明的價格,這是個問題。但你不做有人做,遲早還是要做,丑媳婦總要見公婆的,印刷家網站還要努力。
為印刷企業提供金融服務也不應該是印刷貿易網站的重點,因為術業有專攻,印刷貿易網站的核心競爭力應該還是印刷。
讓“虛”“實”相結合
必須解決把虛擬交易和真實體驗結合起來的問題,才能可持續發展?;ヂ摼W思維的核心之一是用戶體驗,印刷不好體驗,大件的印刷設備采購也不好體驗;2014中國國際全印展空前火爆,一是大形勢不好,大家都聚在一起找機會;二是采購更慎重,眼見為實,體驗是大件商品交易的重要環節。藝術紙賣了這么多年,還是找經銷商看紙樣,原因是不僅要看顏色、看紋理、看材質還要看觸感,看起來好、摸起來舒服。相親網站這么多,依然是首先看照片,其次才見本人。
印貿類網站要建好,充分運用新技術的發展,建立一個大融合的平臺,把廠商、渠道、資源、印企甚至受眾連接起來,給全產業鏈一個全新的體驗,如果沒有好的體驗感,產業鏈的上中下游缺其一,平臺的價值就不復存在。印刷類的互聯網,要以簡潔的功能性取勝,如何把握用戶的黏度做內容才是根本,否則沒有交易。正如旅游業的攜程網,這個趨勢勢在必行,不可不見。
總之,林子大了,什么鳥都可以飛,但“林子生態”需要大家共同維護。只要立足為行業好,運用新技術為大家服務,建立新的商業模式顛覆固有思維和模式,就是印刷人的福,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