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的結論是,無論是先做大還是先做強,都沒有錯,關鍵在于要有核心競爭力。
從兩家企業發展的結果看,基本上是殊途同歸。晨鳴雖然在外地建立了很多企業,但在山東壽光也建了一些“高大上”項目,并關閉或賣掉了外地一些企業;華泰最后也將企業版圖發展到了河北、安徽、廣東。目前,這兩家企業都是造紙行業里的領軍企業,就是在中國制造業領域,兩家企業也都有著響當當的名聲。
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特別是隨著國家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包括造紙行業在內的企業家們又面臨著新的選擇,走專業化道路還是走多元化道路?特別是房地產業如火如荼,要不要投身進入?答案并不唯一,兩條道路,各有典型代表。
堅定走專業化道路的典型代表,是玖龍公司。張茵董事長早就高調宣稱堅守主業,要做世界最大的包裝紙廠。幾年過去了,這個愿望早就實現了。在連續三年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的評選中,玖龍紙業一直位居前十名,與海爾、光明食品、美的、格力、茅臺、五糧液、娃哈哈等中國頂級企業并肩而立,讓人敬佩不已。抵得住誘惑,守得住主業,企業發展得特別成功,讓人感嘆,不愧是大佬!眼光過人!
走多元化道路的典型代表,應是華泰紙業。華泰從給自己紙廠供給化學品的車間做起,大力發展化工產業,并審時度勢進軍房地產市場,目前公司的業務已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在當前紙業特別是新聞紙產業低迷之際,其他兩大領域的優秀業績,有力地支撐起企業發展的天地。在2013年度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評選中,華泰紙業綜合實力列第12位,是中國輕工業第一集團軍成員。企業的成就,讓人對李建華董事長的前瞻性戰略布局十分敬佩。
有人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其實怎么走都能成功,沒什么特別炫耀的。其實不然,世界上從來就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即使到了大佬級別,也不一定事事成功。
大佬光鮮的背后,是企業家的精神和智慧。一個企業能夠成功,需要領路人的勤奮、智慧、創新、進取。當年曾詢問過李建華董事長,雞蛋是放在一個籃子里好還是放在多個籃子里好?李建華的回答是,關鍵要看有沒有那么多能夠看好籃子的人。如果有合適的人,雞蛋可以放在多個籃子里,如果沒有合適的人,還是放在一個籃子里看著好。睿智的回答!不愧是大佬!
當前,造紙行業遇到了一些小困難。但想一想,今天的困難,和這些大佬們創業時的困難相比,根本就什么都算不上。有這些身經百戰的真正大佬們堅定地站在行業的前列,中國紙業又怎能不披荊斬棘,闊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