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造紙協會2013年度報告顯示,我國2001年人均紙的消費量只有29千克,只相當于美國同期的1/10。近10多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消費能力的提高,紙的人均消費量有明顯提高,到2013年人均紙的消費量達到72千克,和美國下降趨勢相反,我國人均紙的消費量不斷增加。
紙的人均消費量的增加將帶來廢紙量的增加,例如,2012年美國廢紙回收率達到64.7%,但人均廢紙廢棄量仍然高達70.1千克,與我國同期人均紙的消費量接近。同一時期美國廢報紙的回收率為70%,廢紙箱的回收率為90%,而廢紙巾、廢紙杯等則回收率很低可以忽略不計。
而2013年我國的廢紙回收率為45%,沒有確切的廢報紙和廢紙箱的回收率統計,但從辦公室和居民的局部調查看,廢報紙和廢紙箱的回收率應在95%以上,甚至超過發達國家先進水平。
我國進入垃圾場的廢紙含量一般在5%左右,而發達國家進入垃圾場的廢紙含量一般要超過20%,這表明我國生活垃圾中廢紙回收利用是很充分的。實際上,國內的廢紙得到充分回收利用的同時,這些年還進口了大量廢紙進行回收利用,2013年內地進口廢紙量就達2924萬噸,而這些進口廢紙中,最大部分來自美國。
2013年我國紙和紙板消費已經達到9782萬噸,但人均紙的消費量卻仍然明顯低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從發展的角度分析,人均消費量還將不斷上升,紙的消費總量也將提高。如果不能抑制紙的消費,廢紙量將不斷增加,造成大量浪費。
根據我國宏觀經濟發展及紙包裝工業的發展趨勢,預計紙及紙板需求量到2010年和2015年,與2005年比,箱紙板需求量變化為:1022.92→1368.9→1747.1(萬噸);瓦楞原紙需求量變化為:985.47→1318.78→1638.14(萬噸)。在未來十年間,瓦楞紙包裝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目前,中國人均年消耗紙箱量55kg左右,是美國的六分之一,日本的五分之一,歐洲的四分之一,印度的二分之一。這正說明,我國經濟發展對包裝紙箱的需求潛力是巨大的。紙張人均消耗量已成為國際上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晶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