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業拖欠工資極易引發工潮
2012年8月,位于山東滕州的六桂塑料公司因為拖欠員工工資,導致員工罷工,這也吹響了中國六桂集團倒閉的號角。據悉,中國六桂集團位于山東和溫州的工廠均處于停產狀態,偌大的工廠只有少數人留守。提及六桂的倒閉,盲目投資及印刷業萎縮是造成集團因資金鏈斷裂而倒閉的根本原因。
上午,逾千名武漢晨鳴漢陽紙業股份公司(武漢晨鳴)員工因不滿長期欠薪、并擔憂工廠倒閉,上街討薪,要求武漢市政府出面解決相關問題。報道稱,這是武漢晨鳴工人連續抗議一個月以來最大規模的活動,并指因效益不佳,2000多名工人已近半年沒有領到工資。
在當今的中國,由于深受房子、醫療和教育三座大山的壓迫,體制外的工薪階層即使終日勞作,日子也照樣窘迫。員工急需企業按時發放工資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因此,企業拖欠工資極易引發員工罷工。企業淪落到了發不出工資的境地,估計這樣的企業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2、員工工資待遇、年終獎縮水,心理落差導致員工罷工。
2013年2月,國際紙業(番禺)包裝有限公司工人因工人的待遇不斷下降(以前瓦楞紙板線機手每月7000+),年終獎由雙薪變成750元而舉行罷工。據記者了解,國際紙業系正宗的美資企業,也是世界五百強,番禺包裝廠系國際紙業2010年從愛生雅收購的位于中國大陸的14家公司之一。
據稱,罷工事件后,工廠炒掉了帶頭罷工的五名員工并予以補償。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由于美資企業寬松的工作氛圍,高出同行的工資水平和福利待遇,令這五名員工依依不舍,最近正向法院申訴,希望能夠回到國際紙業上班。
在中國,真正的美資企業員工工資和福利比港資、臺資和內資企業均要好,在前些年訂單足夠的情況下,一般包裝廠的一線開機師傅工資在4K左右,但國際紙業員工可拿到7K,還不包括其它企業根本沒有的福利。近年來,瓦楞包裝行業競爭慘烈,很多企業面臨虧損,企業被迫消減人工成本,確屬無奈之舉。但是員工面臨巨大的生活壓力,而且打工一族多沒有與企業同舟共濟的心理準備,從而導致工潮發生。
3、年終加薪未達員工預期,心理預期落空及內心不平衡導致罷工
2014年10月15日,700名金東紙業的女工在廠門口拉起橫幅維權,要求加薪。起因是每年按慣例普調工資時,處于生產第一線的車間揀紙女工工資并沒有漲。
金東紙業(江蘇)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蘇省鎮江大港,于1997年5月18日正式成立,現有員工5300余名,年產銅版紙200萬噸以上,已成為世界上單廠規模最大的銅版紙生產企業之一。
造紙行業經歷寒冬,多數企業瀕臨虧損,但是未來一年,金東紙業單是排污費就要新增一倍(目前接受1000萬/年),按照勞動法企業有理由不給員工加薪,甚至減薪。
但是物價大漲,人民幣購買力大幅下降,政府部門進一步上調工資指導線,按照勞動法也應該為員工漲工資。這就是導致罷工產生的根源所在。未來幾年,這一矛盾將逐漸放大!
4、公司人事制度由寬松突然轉趨嚴苛,員工心理無法接受引發工潮
2012年12月7日晚6時,Apple蘋果的核心包裝材料供應商香港華彩位于深圳市寶安區公明鎮的印刷廠三千多名工人舉行大罷工,抗議公司對員工過于苛刻。期間多名員工被工廠保安及警察打傷,其中兩人重傷,被送往光明醫院救治。
有罷工工人透露,廠內規定員工請假除了提前三日通知外,還要扣減雙倍工資。無論產假、病假或喪假,均會對員工扣分,工人被扣十分即被開除。除此之外,工人每月最多只可請假兩天,一年不能超過30天。工資低加上苛刻條款,
彩印廠屬于典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近年來由于商業印刷市場萎縮導致企業訂單嚴重不足,加上人工成本高漲,企業早已不堪重負。企業此舉意在通過嚴苛的制度來逼迫員工自動離職,但沒想到他們面對的是缺乏隱忍、敢于維護權益的新一代打工者。
5、企業侵害員工權益,工齡清零不予補償引發罷工
2013年1月10日,在深圳龍崗橫崗鎮的中大印刷廠因員工不滿公司改名,工齡清零卻沒有賠償,全體舉行罷工。員工堵塞工廠大門口,并掛上大橫幅:“工會支持罷工,維護合法權益,賠我員工養老保險、公積金、合理加餐費、員工工齡補償。絕不放棄,堅持到底!”大批警察到場戒備,防止工人上街。
深圳中大印刷是香港中星集團全資子公司,成立于1998年,主要以彩盒、說明書、不干膠標簽為主的印刷企業,擁有員工4千多人。
中大情況與華彩類似,同樣面臨商業印刷急劇萎縮和人工成本高漲的壓力,企業經營出現困難。據內部人士透露,近幾年公司訂單銳減,公司真實意圖是想逼迫老員工辭職。
6、企業變相裁員
2007年12月14日,為了應對新推出的勞動法,東莞玖龍推出新的管理改革,欲將東莞麻涌工廠2000余名清潔、衛生等輔助型、非技術工人整體外包給第三方服務公司管理,員工只與服務公司簽約,薪金仍由玖龍發放。東莞玖龍紙業的數百休班工人猜測公司改革實為變相裁員,并擔心與服務公司簽約之后崗位得不到保障,遂在工廠廣場集合,要求與公司續簽合同。當天下午,在東莞麻涌鎮勞動部門的調解下,工人如愿續簽,風波得以平息。
2008版勞動法的確在很多條款上注重保護打工者的權益,但是恰逢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刻,中國實體經濟面臨空前危機,東莞玖龍此舉確有苦衷。因此,2008版勞動法至今仍然飽受詬病,政府固然可以通過立法提高員工待遇來紓緩嚴峻的維持形勢,但單方面給實體企業增加負擔的作法極大的傷害了中國的投資環境。當時,大洋彼岸的美國急需制造業回流來充實空心化的美國經濟,中國政府此舉正中美國下懷,從此,美國制造業開始復蘇,就業向好,中國則漸漸失去世界工廠的地位。
7、企業管理人員大變動
2003年12月,深圳華生包裝紙品有限公司在大鵬海邊酒店召管理人員年會,會上老板宣布生產部管理人員將裁減一半,結果導致生產部管理人員罷工,生產停頓長達三天之久。最后老板被迫作出重大讓步,同意放棄裁減生產管理人員,主動申請離職的人員照樣獲得一年一個月的補償等條件,工廠得以復工。
彼時的華生可謂如日中天,年產值達2.5億,公司客戶全部為世界頂級品牌,回款率高達103%,接單最多的時候一天高達300萬元,堪稱一天賺一臺寶馬。
罷工之后,溫情脈脈地勞資關系轉趨緊張,意興闌珊的管理人員紛紛變現補償款后出走。由于當時正值中國世界工廠如火如荼的時候,從華生出去的人員成為包裝人才市場的香餑餑,工資和職位均獲得很大提升。但華生這個曾經的“行業前五”從此一蹶不振,老板的一念之差毀了公司的大好前程,真是令人無比惋惜。
8、包裝企業突然倒閉最易引發工潮
2013年9月22日公司,高峰時期員工高達7000人的東莞快聯達包裝無任何征兆突然宣布倒閉,工廠老板和高層不知去向。由于工人8月和9月份工資未能發放,在9月24日大批工人聚集在工廠門口討薪。
迫于壓力,東莞市長安鎮上角社區居委會同意墊付全廠1700多名員工8月和9月份工資,并同時發放20%的經濟補償金,剩余的經濟補償金社區居委會要求工人通過法定程序解決,但必須在領取工資兩天內離開工廠。 但有近三分之一的員工拒絕領取工資,當地政府擔心演變成群體事件,調動大批武警和特警在工廠周圍巡邏,并貼出公告,對舉報帶頭“鬧事者”工人可得5000元獎勵。事件才得已平息。
事后得知,由于海外訂單急劇減少,這家企業近幾年處于虧損狀態,股東不愿繼續投資,決定放棄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