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曝出多家企業老板跑路,看似經營的風生水起,在經濟下行期卻難以為繼,最后一跑了之。
多數都歸咎于資金鏈斷裂,果真如此嗎?今天小編跟朋友們分享一個銀行客戶經理經手的一家家企業破產,老板跑路過程,其中不單有融資問題,還有財務,管理等問題,甚至有因為子女接班造成的企業垮掉~~~
2013年冬天,一個客戶打來電話,聲音有些顫抖,他在電話里說,他們的聯保體成員***跑了。當時我正在外面考察客戶,天還是陰天,當是只覺得客戶說什么也聽不進去了,這是我進入這家銀行一年來首次出現問題,也是行里的第一單小企業跑路。
當天晚上,徹夜未眠,說句實話,去死的心都有了。本來跳槽老婆就不同意,在原來銀行工作得挺好的,領導很器重,也是春風得意,當時還是行里最年輕的干部?,F在剛跳過來就出問題,打落了牙自己咽。
第二天,到了借款人的廠里。大門緊鎖,廠房關閉,有兩個穿制服的警察在門口看著,防止有人來搶東西。一看這場面,心里涼了。
這是一家棉花收購加工企業,主要業務就是把收購籽棉加工皮棉,通過軋花機去籽,再用打包機打包,賣給紡織廠或中儲棉。老板干這個有十幾年的時間了,最開始時是棉花販子,走街串巷收棉花。
在2009年,老板看到附近有些無紡布企業效益好,產品供不應求,就在前院上了一個無紡布加工廠。上項目肯定會借一些錢,包括銀行的,也包括民間的。當時夏天去考察的時候,項目己經投產了。
說句實話,老板是花了錢的,不是設備是最新款的,連車間的地面都鋪的大理石??墒峭懂a之后,形勢急轉直下。因為2008年國家為了刺激經濟,上了很多基建項目,無紡布主要用作防水材料,產品需求很大。
可是當他看到市場形勢好、買好設備投產后,己經過去一年多了,市場需求萎縮很大。雖然產品賣出去了,可是貨款收不回來,因為無紡布市場是一個傳統市場,很多老廠經營了很多年,客戶都在他們手里。一個新人進來,只能去做別人不要的客戶,其實大多數是貨款不好回收的客戶。
說到這個老板的資金缺口,其實也不大,跑路的時候,欠銀行600多萬,欠民間高利貸600多萬元,其實這個廠的資產也值這些錢,不值得跑路。這里又要說到老板的個人問題了。
首先,老板的個人意志品質很差。欠高利貸的錢,有的人能周旋,能夠挺住,可是他,遇到這么個事就慫了,放高利貸的把他拉出去一嚇唬,立馬完了。第二,他還有一個小情人,這在他廠里干,連小情人的老公也在廠里。
當然這綠帽子也不能白戴,這王八看到老板有些支撐不住,就想著吞下這個廠。這老板估計也是想,自己跑了,把債躲過去,留下小情人繼續經營,自己以后再回來。事發后,從鎮政府看到一個法院的民事調解書,內容是說這個借款人欠他小情人多少多少錢,同意將工廠抵債,雙方同意,法院蓋章。這個案子走的速裁程度,連起訴到判決只有一周時間。這當然是一起串通損害其他債權人利益的案子,很快被法院撤銷了。
過了年的時候,擔保人打電話,說***又回來了。其他找他也很好找,經偵把他周圍人的電話監控起來,只要一通話,馬上就能定位出在哪里,按著位置找,差不了幾米遠。
回來之后,我把他叫到銀行里來。說句實話,看到他比年前氣色好多了。大概是跑了之后,一切都坦然了,不用再整天被債主們逼債,也能吃得下,也能睡得著。
令人失望的是,他回來之后,沒有任何用,沒有一點還款意愿。他的工廠被放高利貸的保全了,他進不去,也就失去了經營的收入來源。他手里也許還有一點錢,但一定不愿意拿出來還債。
最后,他欠的錢由擔保人還了。他這兩年無所事事,倒也過得悠閑。但是絕不可能東山再起了。
事后諸葛. 這是典型的多元化經營失敗的案例,在此之后,我又看到一個個企業都死在了多元化的路上。很多小微企業的老板,經營主業是沒問題的,輕車熟路。可能是老板覺得自己的主業不賺錢,或是自己有能力再開辟出一片事業,走上了跨行業發展的路。
但是隔行如隔山,老板干自己的老本行,也許沒有問題,即使有的年頭虧一點問題不大,莊稼不收年年種嘛。但如果跨行業發展,就超出了小微企業的能力。
一是超出資金能力。上新項目都是大舉借債,銀行不貸就民間借,低息的借不到就借高息,總之一定要把項目上起來。但是項目投產只是第一步,還要備貨,廠家要壓一部分款,周轉資金也要跟上,資金缺口越來越大。
二是超出管理能力??缧袠I發展,新項目和老項目是兩個沒有任何關聯的項目,所以的人都有重新聘請,不但老板不懂,而且員工還有一個磨合過程??梢詳嘌?,新項目的投產的前三年內絕對是虧損的。一個小微企業,哪里有能力虧損三年?沒有等到新項目盈利,債主們己經把企業逼得關門了。
這是另一家企業,幸運的是,貸款到期前,我己經看到企業經營不下去了,也提醒過借款人不能這么干,不能再往新廠投錢,也不能再到處亂給人擔保,老板總是輕描淡寫。貸款到期后,我沒有續貸。5個月后,企業倒閉。
這是一家生產石油機械的工廠,但是說句實話,老板主要生產什么東西,我也不知道。不是我真的不知道,而是他的產品太雜,沒有核心競爭力。石油機械是一個龐大的門類,有十幾萬種產品,每個產品都是一項生產工藝,對于小企業來說,專注于一兩項產品,還可能有盈利,要是產品多了,不但成本高,而且質量也跟不上。這家工廠起初從事機械加工,有十幾臺機床,購進毛坯件后上機床加工,就這么一直經營了七八年。
僅在石油機械領域,這個老板的眼光還是十分遠,從機床干到鑄造,又上了鉆機。鉆機在石油裝備里面,是技術含量最高、利潤最高的機械之一。正是因為投入大,所以一般小企業生產不了,都是由大公司生產。想想也知道,油田勘探一口井的成本幾百萬元,鉆一口1000米的淺井也要幾百萬元,用生產裝備的話,當然要選放心的。一個民營小廠的鉆機,萬一壞在井場出現事故,這上千萬元就白扔了。
所以對于中石化、中石油來說,寧可花大價錢買進口設備,也絕對不可能買民營小廠的設備。一句話,我買的是最好的設備,出了問題也沒辦法,這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設備。萬一民營小廠的設備出問題咋辦?不是萬一,而是一定會出問題,或大或小而已。所以,這種設備只能賣給民營鉆井隊。但民營鉆井隊的裝備水平不一定差,他們會選最實惠的,但不會只選最便宜的。
所以,在石油裝備領域,我對企業忠告就是,大不干小,小不干大。就是大廠不要干小件,小廠不要干大件。大廠去生產工具類的產品,這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大廠沒有優勢。小廠不要生產管具、大型設備,這些需要資金、需要技術,小廠干不了。其實不用問也知道,這個老板的鉆機也是不賺錢的。
讓我鐵定了心收回貸款的,不光是他的經營形勢。而是我一次次在別的同事那里看到他的資料,都是準備給別人擔保。僅在我們一家銀行,就至少看到五份材料,如果再加上別的銀行,我覺得他的會計至少復印了三十套材料,見者有份。嚇人的是,他準備擔保的企業,往往是授信還沒批下來,就己經倒閉,接連出現了兩戶。
我還觀察了一下,他們互保的這幾個企業,看不出之間特別緊密的關系,既不是同一地方,也不是同學、親戚,甚至擔保之后才認識。我隱約感覺到,這幾個戶,是受制于一個債主,而且這個債主相當神通廣大。有一個段子,小三玩夠了怎么辦,最好的辦法不是掃地出門,而是給她一筆錢,讓她去讀MBA,讓她再勾搭上另一個主兒,這就是轉讓不良資產的最好辦法——包裝!
這個債主相當有辦法,企業己經快不行了,包裝成一個個好戶,組織他們擔保,最后銀行貸款下來,他們收回資金,其實銀行成了高利貸最后一個接棒的。當然,這個在運作的時候,一定會花一些功夫。
總之,無論是企業的經營情況,還是他的擔保圈,都不允許我再繼續放了。貸款6月份到期,收回沒有再貸。這家企業在第二年1月份,也就是春節之前,無力歸還當月的銀行貸款利息,宣布倒閉。老板沒有跑路。
關于這個老板,我心里還是有一些敬佩的。他本來是一個下崗職工,幾乎白手起家,經過十幾年創業,有了自己的產業。他的工廠占地約40畝,有土地證,再加上廠房和機器設備,資產1000多萬。在準備上這個化工項目之前,只有30萬的貸款。這些全是凈資產啊!在石油機械領域,平心而論,他還是做的不錯的。
國內市場萎縮,他打開了國際市場,那一年的出口額有300多萬美元,是相當不錯的。他的鉆機項目,也不是拍腦袋決定的,他從當地一家大企業挖了一個業務骨干,懂技術,也有一些客戶資源,很快把鉆機做起來了。
也許,正是因為主業做得風生水起,干啥啥行,于是認為自己能力不錯,決定再上一個項目,最后這個項目把他拖垮了。
這是一家做化工的企業,他的歷史也相當輝煌的,他做這一行二十多年,今年53歲。他是最早從事這個行業的人,以至于帶動了一大批從業者,全縣70%的從業者都是他們鎮上的,被稱為“**幫”的領頭人。他也帶出了一批老板,帶動了一大批人致富,給他供貨的、銷貨的有幾十人,到他廠里的時候,小轎車排了一大排,全是裝貨、卸貨、結賬的。跟著他干的,據說手里現金過千萬的就有好多。
他最后的貸款,應該有4000多萬,上一年的時候,只有2000多萬。所以說這也是一個信號,企業貸款大幅猛增,而且是在行業不景氣的背景之下,對于這種十年以上的年的老企業,應該說這種貸款需求是不正常的。到下半年,有一家銀行貸款到期,宣布無力歸還,只有一句話,你們起訴我吧。
又遇上了一只黑天鵝。
我和同事們笑著說,這TM的沒法干了,企業沒法看,沒車沒房的我們不貸,結果開好車住好房的跑了。覺得新企業不穩定,結果老企業也撂挑子不干了。企業到底怎么看?
年輕的創業者說,現在事業不好干,人家老企業的底子厚。年齡大的老板說,現在事業不好干,是年輕人的天下。
關于他為什么宣布舉手投降,有兩種說法,一是年齡大了,現在的同行業都是二三十歲的小伙子,人家敢闖敢干,再說年輕人的生活習慣和消費方式和他們這一代人不同,走不到一個圈子里去。二是公司后繼乏人,沒有合適的接班人,這成為他越干越累、最后不想干的最主要原因。
他的孩子們都有自己的工作,沒有和他一起經營。他前幾年的時候,聘過一個總經理,是他的侄女女婿。這個女婿很優秀,公司管理的非常不錯??梢院髞聿桓闪?,自己跑出去單干,關鍵是還帶走了一批客戶。這對他的打擊中非常重的,核心人才流失,再加上客戶流失,對于一個五十多的人來講,再讓他回過頭去重新干,那是相當累的。而且工廠今年搬遷,老廠拆了,新廠沒建起來,這一年幾乎沒有業務。老底估計是越吃越空,最后宣布企業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