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據介紹,首期啟動的五個標準都屬于推薦性行業標準。如下圖:
此標準制定的基本原則遵循以下四點:
1.要有前瞻性、先進性,對行業起到引領和導向作用。2在借鑒、消化、吸收國際、國內相關標準的基礎上有所創新。3.要有可操作性和可驗證性,可用于自我聲明或其他形式的合格評定。4.本著急用先行的原則,重點解決基礎性標準和綠色印刷推進過程中有關抽樣、檢驗及判定依據標準。
標準參考的資料包含:1.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HJ2503)2.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印刷第二部分:商業票據印刷(HJ2530)3.日本綠色印刷標準(膠印).4.綠色印刷手冊(2013年)四個方面。
二、標準起草組由印刷企業、材料供應商、協會、院校、檢測機構、研究機構、認證機構等九個相關單位組成。共60家單位、90多名技術人員和專家參加標準研制過程,召開標準工作會議24次,測試數據數百個,分析以往數據上萬個。下圖為標準制定的時間表:
三、五項標準具體內容解析。
1.《綠色印刷標準體系表》
該標準規定了綠色印刷行業標準體系的基本框架及明細表,適用于未來綠色印刷標準項目的規劃、立項及制修訂工作。是綠色印刷未來需求的總體規劃和頂層設計。
2.《綠色印刷術語》
該標準規定了綠色印刷專業用語,以保證在生產、教學和學術等活動中正確應用專業概念。是綠色印刷各項標準的制修訂和使用、溝通的基礎性標準。
3.《綠色印刷通用技術要求與評價方法第1部分:平版印刷》
本部分規定了采用平版印刷工藝進行產品印制過程中的綠色印刷技術要求、評價及檢驗方法。
此標準中有三個特點值得關注:
1.除了對材料和過程提出要求,此標準還對企業的環境保護管理提出要求。比如企業應對環境管理、循環利用和綠色產品的推出有一定的策劃。
2標準更加細化:整個條款預計共有八九項內容,方便企業自我聲明時可以明確地對號入座。
3評價方法用“達成度”來進行打分:
評價采用“達成度”概念,每項要求設定了“基礎分數”,企業在該項目上的實際情況為“達成分數”,達成度=達成分數/基礎分數×100%。采用“達成度”方式可引導不同企業有持續改善的空間。
最終評價采用模塊化原則,共分為原材料、印前、印刷、印后加工、交貨、企業環境保護管理六個模塊。在每個單個實有模塊達成度均合格的前提下,總的達成度合格,則為企業“合格”。
4.《綠色印刷產品抽樣方法及測試部位確定原則》
該標準為產品合格判定準則服務,規定了不同類產品在綠色印刷檢測過程中的抽樣總體原則,以及檢測過程中測試部位確定的通用準則。解決不同規則導致檢測結果不同的問題。
5.《綠色印刷產品合格判定準則第1部分:閱讀類印刷品》
該標準規定了閱讀類印刷品有害物質及其限量要求、檢驗方法和判定準則,適用于普通書籍本冊、中小學教科書、報紙、嬰幼兒讀物紙質閱讀類印刷品和紙質票證類印刷品。
此標準的特點保留HJ2501及HJ2530標準指定的指標,并新增三項指標。
此外,《綠色印刷通用技術要求與評價方法第2部分:凹版印刷》、《綠色印刷產品合格判定準則第2部分:包裝類印刷品》兩項綠色印刷標準將在2015年開始組織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