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昨日證券日報消息,奧瑞金包裝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北京奧瑞金包裝容器有限公司(簡稱北京包裝)以自有資金收購了海南元陽92.5%股權、湖北元陽75%股權、遼寧元陽100%股權、昆明景潤100%股權。
奧瑞金是一家集金屬制罐、底蓋生產、易拉蓋制造和新產品研發為一體的大型專業化金屬包裝企業
主要為客戶提供各類食品、飲料、罐頭、啤酒、乳制品等產品的包裝制品生產。說白一些奧瑞金就是做易拉罐,而且是專注做易拉罐。
而這次收購的企業主要從事飲料和食品的生產及加工制造。
對于這次收購行動,收購的資產質量且不評價,不過奧瑞金卻給出了我們一個明確的信號,就是從一條腿走路,要變成兩條腿。
為什么這么說呢?
一直以來,包裝行業想賺大錢無非是通過三種方式:
1 傳統模式
在傳統的商業模式下,包裝公司經營的重心在于制造環節,從客戶處獲取訂單進行生產,得到的僅是制造這個環節的利潤。
像合興包裝、永新股份、通產麗星,上海綠新,勁嘉股份、東風股份這些公司就是這樣的模式,但部分公司開始收購上游了。
2 包裝一體化
設計、采購,生產、庫存的一體化服務,因為深入了下游產業鏈,所以能獲得更大的利潤分配,毛利率更高。
不過和下游客戶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非常難。在客戶認可你之前,你很難獲得大批量訂單,因此公司的業績很容易陷入瓶頸不增長。
最典型的代表是美盈森,好在這幾年站在了電子產品的風口,以前的業績增速也不如人意。
3 共生式
包裝企業的生產線與企業共生,包裝成為其生產的一個環節,包裝企業更象是飲料企業的一個部門,在這種情況下,包裝企業完全伴隨著下游企業成長。
而以前奧瑞金就是這種模式,尤其是對于毛利潤貢獻最大的紅牛,幾乎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而現在通過吃掉四家下游企業,首先是將下游客戶穩定在自己手中,同時借此參與到第二種賺錢模式中。另外就是進一步的減少對于紅牛的依賴,其實一直奧瑞金在努力做這件事情,不斷的找新歡(加多寶,王老吉,旺旺,各大啤酒),把紅牛的比重降下來,而這次收購下游罐裝業務,也可以看作是觸發因素之一。
而以上推測也可以從這次收購公告中的信息獲得印證,公告提及交易目的時介紹,“擴大公司與灌裝業務的客戶在金屬包裝領域的合作規模和空間,增加公司與客戶的粘性,完善公司包裝業務的客戶結構,有利于包裝業務更好、更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