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擁有800人的東莞金杯印刷有限公司,卻在其他環節也將精益管理做到全面覆蓋,其總經理楊國偉是典型的“印二代”,他提到一個非常新穎的觀點:“精益印刷不追求產量速度,而在乎產生的價值以及產生價值的效率!”如果一批數量為10萬份的活件,客戶只是急需其中的2萬份,印刷企業該怎么做呢?單純從生產的角度來說,似乎一次全部完成所有10萬份,一次調紙,一次調機,一次生產,然后入庫等待客戶收貨就好。但其實這樣對印刷企業利益是非常大的損害,因為客戶拿走其中2萬份之后,剩下的8萬份都成為了庫存,因為收不到款,卻已經墊資,嚴重影響現金流,還會耽誤后面的活件安排。于是在東莞金杯印刷,這里沒有折頁部、膠裝部,而是根據一批活兒,從印前到印刷再到裝訂,全部最大效率地流暢生產成為成品。從投料到出庫,周期不能超過5天,人員和產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正如楊國偉所說,精益管理的細處落實讓書刊印刷企業的可提升空間變得很大。
不過正如崔國強所言,書刊印刷是印刷工業里最為核心和基礎的部分,我們無需妄自菲薄,寒冷的冬天很快就會過去,我們首先需要做的是穩住陣腳,迎接春天的到來。
郭健則用一句話勤勉大家“有一種情結叫堅守,有一種勝利叫撤離”,對于堅守并不是守著舊有的模式去“死磕”,對于撤離也不是膚淺遇阻后的輕易放棄,在生存這樣一個高壓問題下,我們需要冷靜思索如何去改變,如何去適應新的市場,而這也將是企業基業長青的發展之路。
8個小時的書刊印刷專業委員會會員大會,在一種復雜的情緒中落下帷幕,每一位參會者都懷著一種復雜的情緒不愿離開。他們時而痛苦于目前愈發惡化的市場現狀,時而迷惑于下一步轉型突圍的方向和策略,時而思索于企業發展的根本指針和堅守,又時而在深秋的成都里期待著書刊印刷行業全面向好的春天。
也許在下一個會員大會上,我們又能獲得很多感悟,借用郭健的結束語:“現在已經不是討論寒冬來沒來的時間了,寒冬已經到來!如何尋找到新的贏利引擎來御寒,來生存?現實危急,時不待我!”
■聲音
書刊印刷業屬于壟斷競爭市場,廠商之間既存在價格競爭,也存在非價格競爭。就價格競爭而言,它雖然能使一部分廠商得到好處,但從長遠看,價格競爭會導致產品價格持續下降,最終使廠商的利潤消失。在壟斷競爭市場時,廠商不僅可以調節生產規模,還可以選擇退出生產集團,但經過長期均衡后利潤必定為零。微利時代其實正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
——中國印刷及設備工業協會書刊印刷專業委員會主任郭健
印后設備要緊跟市場需求,避免“過度設計”給印企帶來的成本。過去所有的設備競爭似乎被粗暴地簡化為參數的競爭,設備的生產速度不斷被刷新,但隨之而來的是研發成本和設備本身采購成本的大幅提升。而目前的市場,更注重印刷設備的靈活性和穩定性。
——深圳精密達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斌
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十分有必要。目前各行業都面臨“難招人、招人難”,用高速的設備來代替手工操作勢在必行,但選擇什么樣的設備關鍵還要看印企自身的產品。
——廣東新華印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汪育暢
產能過剩、人工成本上升、綠色印刷所帶來的高投入已經成為書刊印刷企業的三座大山,但這也成為倒逼企業進步的動力源泉,因此,企業適時地轉型升級至關重要。
——江蘇鳳凰新華印務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王忠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