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有“世界書城”的美譽。在這里,各式各樣的大小書店遍布城市的各個角落,不同主題的書籍應有盡有,令人目不暇接。
值得稱道的是,倫敦市中心還有一家“烹飪書店”,獨具特色。這里不但出售與烹飪相關的食譜和飲食文化類書籍,而且還可以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欲,因此被稱為“世界上最好吃的書店”。
“烹飪書店”坐落在倫敦城2區一條名不見經傳的小街上,雖然門臉不大,卻很醒目,紅色的裝飾與兩邊藍色和綠色的店鋪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而紅門上方的遮陽棚也是紅色的,為下方的書店營造出一種明快、喜慶的感覺。走進書店,進入視線的全是書,并且都是有關廚藝和教授如何做菜的書。門口右側的窗戶下,坐著一位年輕漂亮的女營業員,她來自葡萄牙,名叫瑪麗亞娜。
“除了南極、北極,地球上各地的菜,在這里都可以找到制作的方法。我們這里的每一本書,都是一個能把人帶入美食殿堂的秘笈和鑰匙。你只要按圖索驥,就可以登堂入室,探得寶貝”。也許是終日飽受書籍熏陶,瑪麗亞娜說話頗有文采。
在書架前走動,發現這里的確囊括了世界各地的食譜類和飲食文化類書籍。還有介紹中國菜的書,當然都是英文的,有的僅在封面上寫著中文。川菜、湘菜、閩菜等菜系居多。有一本書名為“雙手好菜”,介紹的是湘菜,精裝本,印刷十分考究。瑪麗亞娜說,每天都會有大量的人光顧書店,其中最吸引人的,莫過于書店里的“檢驗廚房”和試吃活動了,這是其它書店沒有的,因此成為烹飪書店的最大特色。
果然,就在書店的最里面,一個干干凈凈的廚房赫然入目。怎么如此安靜?沒有煎炒烹炸之聲?沒有撲鼻而來的香氣呢?面對筆者的疑問,瑪麗亞娜說,不巧,今天是大廚們例行休息的日子。原來,是我來得不是時候,錯過了品嘗美食的機會,頓覺遺憾。瑪麗亞娜介紹說,書店雇有“駐店大廚”。“檢驗廚房”會請真正的大廚來給大家亮一手,檢驗所賣食譜上記載的食譜是否管用。算來,這一活動已有20年的歷史了。
1994年,“檢驗廚房”正式問世。從此,廚師堅持每天從書店出售的食譜書中選出一款做菜。此舉給擺在書架上的圖書帶來了生機甚至生命,使書“活了起來”。
書店老板埃里克夫婦自豪地說,“檢驗廚房”是書店成功的秘訣。如今,“檢驗廚房”的多位廚師,都已成了英國的知名大廚,比如首任廚師貝爾成了美食作家,有的還當上了主持人,甚至把廚房書店搬上了電視熒屏。
“檢驗廚房”的菜每天都是新的,具體做什么,由駐店大廚根據書架上的食譜和菜市場的時令蔬菜決定。同時,菜名也不提前透露,須由顧客本人親自來點,方可最后揭曉當天能吃到什么。菜價適中,三道主菜加甜點,共8鎊,相當于80元人民幣。顧客吃完后,留下評價。然后,駐店大廚會把他的心得和顧客的評價寫成食譜點評。不僅如此,自1995年起,烹飪書店還將這些點評進行匯集,然后出版發行。迄今,這些點評書籍已出版了3本。據烹飪書店統計,近八成的食譜經得起考驗。
烹飪書店還有一段頗具傳奇色彩的故事?,旣悂喣冉榻B說,書店最初是由一位富有愛心的護士海蒂創辦的。海蒂愛好烹飪和美食,愛到了開書店的程度。1983年,她開辦了這家廚師書店,并致力于從全球各個角落搜集美食食譜。她還向世界各地的需要者寄售食譜,而且有求必應。于是,“烹飪書店”的美名也“寄”到了世界各地。
2001年,海蒂不再經營書店,開始移居意大利從事有關烹飪主題的旅游業。行前,她把書店交給了與自己一樣喜歡美食的法國廚師埃里克和羅茜夫婦。頗為浪漫的是,正是在烹飪書店里,埃里克與羅茜結識、相戀并結婚。烹飪書店成了他們的紅娘。
如今,13年過去,烹飪書店在埃里克夫婦的經營下,越辦越紅火,儼然成了倫敦一景。外國游客到了倫敦,許多人都會慕名前來,瀏覽美食書籍,品嘗美味飯菜,然后再買些書籍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