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hbx9"></address>
    <listing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menuitem></listing>

    <noframes id="9hbx9">
    <noframes id="9hbx9">

        <address id="9hbx9"><listing id="9hbx9"></listing></address>

        注冊成為vip商家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大學生創作直投雜志 印刷量達3萬冊

        發布日期:2014-10-15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ahprint  瀏覽次數:1745
        核心提示:最近,一本名為《熾熱》的本土DM雜志在南寧市各高校、高中悄然興起,很多外地來邕的年輕人也都到處搜尋,以此作為游玩南寧的“坐標”。最新的一期雜志,印刷量達到了3萬冊。你知道嗎?這本充滿著濃濃南寧“老友味”的雜志,出自一群毫無出版印刷經驗的大學生之手

          你知道什么叫“去邊”?什么叫“棱枕”?這些問題,打開本土DM雜志的“南普速成班”,都會一一告訴你。

          最近幾個月,一本名為《熾熱》的本土DM雜志在南寧市各高校、高中悄然興起,很多外地來邕的年輕人也都到處搜尋,以此作為游玩南寧的“坐標”。最新的一期雜志,印刷量達到了3萬冊。

          你知道嗎?這本充滿著濃濃南寧“老友味”的雜志,出自一群毫無出版印刷經驗的大學生之手。

          搭臺與爭吵 幾個室友吵出本“熾熱”

          “我們做一本從來沒人做過的雜志吧。”

          2012年下半年的一天,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藝術系數字傳媒專業的楊智謀和一名室友的一個簡單而又沖動的念頭,得到了同寢室其他幾名室友的回應。

          雜志怎么做?沒人知道。小楊自告奮勇擔當了主要的事務,用他的話來說就是“跑腿兒打雜”,沈毅、才博負責設計,小P、韋恒承擔攝影攝像的活兒,編輯讓韓斯明和文靜負責……整個宿舍和同班幾位同學全都加入了這個“草臺班子”。為此,他們還租了套兩房一廳作為工作室。

          可是,雜志要從哪兒做起?激情過后卻遇到了現實:沒有資金,也沒有贊助。沒錢,湊唄!幾個小伙子把生活費和打工攢的錢一湊合,湊齊了幾百元“起步資金”。

          雜志做什么內容?幾個人為此進行了激烈爭吵,吵完了再開會,開會了再磨合……就這樣吵了幾個月,這本雜志的方向終于漸漸明晰。

          2013年暑假,他們終于設計出了雜志的雛形。“你們這東西完全不能印,根本不符合印刷要求。”印刷廠的工人一句話,給幾個小伙子從頭到尾潑了一盆冷水。他們只好從頭開始學習印刷的基本知識,將原稿一改再改。

          2013年9月11日,一本名為《熾熱》的校園DM雜志悄然出現在民大相思湖學院的一個取閱點處。“我們沒敢放太多,先放了50本,然后躲在角落偷偷地觀察。”1個小時之后,同學過來拍拍楊智謀的肩膀說雜志全被搶光了,他才緩過氣來。這一期雜志總共印刷了3000冊,全被一搶而空。

          味兒與精髓 翻開雜志是一股南寧老友味

          這本雜志,隨后在南寧市的各個高校和中學迅速傳開。

          “從來沒有見過,也從來沒有接觸過。”很多年輕人都認為,雜志令他們耳目一新,原因是為“讓外地人懂得什么叫南普,讓南寧人更懂得什么叫南普”。

          這一個評價,也讓楊智謀和幾個主創感到十分驕傲,這也是他們無數次爭吵之后最終留下的“精髓”,那就是“南寧味兒”。

          翻開每一本雜志,撲面而來的都是一股濃濃的“老友味兒”,幾乎所有的文章通篇都以南寧本地俚語描述或穿插。

          “每篇文章的后面,我們都會對出現的南寧話做一個詳細的注解。”楊智謀說,他們已經為看不懂的外地人做了充分的考慮,“罕返”翻譯為“節省,省下來”,“meng”指的是“拔,拔出來”,“做滴乜”就是“做些什么”。很多人都是照著雜志里的標注在那兒認真地學習南寧話。

          雜志里頭的所有內容,也全都來自本土文化。埌東為啥叫做埌東,民族影城什么時候消失、什么時候又重現,建政路都有些啥好吃的……“其實,這才是我們真正想要保留和發揚的東西,南寧一直缺少自己的本土文化,需要有人去挖掘和保留。”楊智謀說。

          在眾多版塊當中,最受年輕人歡迎的版塊叫“南普速成班”,每一期教會大家一個人們熟知的南寧俚語。這個版塊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他們頗有創意地在這些俚語上做了漢語拼音、英語以及中文釋義、詞語造句,頗似新華字典的注解。那種只可意會而又不可言傳的語言環境,常讓翻閱者大笑不已。

         
        本文導航:
        • (1) 大學生創作直投雜志 印刷量達3萬冊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返回頂部
        日韩黄色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