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年開始做印刷一晃就二十年過去了,從以前的水車印刷機到現在的酒精印刷機和近幾年逐漸成熟的數碼印刷機,制版從以前的出菲林拼版到現在的CTP直接出版,能最深切地感受到這個行業的飛速發展。
記得九二年七月,那時候和很多同齡人一樣,懷著美好的夢想來到了改革的最前沿深圳,開始了我的人生之旅,在那時因為家里條件也不好,也很單純就想多掙點錢改善家里的生活條件。
那年我剛十九歲。去印刷廠工作也很偶然,當時來深圳也沒有要找什么樣的工作,旦有一點就是想學一門技術,在以后的生活也有保障,很幸運在印刷廠找到我的第一份工,裝訂部門開折頁機。一個月有500元左右工資,基本上一個月能存200元左右寄回給家里母親用。
在印刷廠,每天上班下班,流水線,忙而不亂,開折頁機學兩個月基本就可以單獨操作了,在開折頁機崗位轉眼就工作了一年時間,在一年的時間里,對印刷廠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在裝訂部門也學到了很多,這就是基礎,為以后印刷人生的規劃太有幫助了。
后來在裝訂部做了一年去另外一個部門印刷部上班也是和自己的努力去爭取,和自己的好學也分不開,那時候也不嫌臟和累,因為做印刷學徒是很臟和很累的,還經常給師傅罵,因為在印刷廠最有出息的也就是做印刷機的機長,工資也最高,也最受到尊敬,那時的印刷機長牛的很,真的是要很高的印刷技術水平,跟現在的傻瓜機是有很大區別的。
九三年開始學開印刷機,學的機型是北京人民機械制造廠的J2205印刷機,在當時很少進口機的時候,2205機時比較先進的機型了,在印刷師傅技術高超的情況下,印出的產品的質量還是很好的了,當時很少四色機,做學徒真的是很累的,但也最能學到印刷技術,所以有失就有得。
我們在工作中真的也不要去計較太多,不然你會失去更多,這是我個人理解,發張我學印刷技術的時候的印刷機給大家認識一下?,F在來看很古老哦
印刷的過程,可能不熟悉這個行業的人都不是很清楚,平板印刷的原理是通過油水不相溶的特性通過橡皮布和壓力傳遞到紙張上的過程,印出來的產品多數由印刷機長的水平的高低和印刷機的好壞來決定印刷質量,通常印刷關系到紙張、油墨、溫度、濕度等影響。
在學印刷技術學開印刷機主要是安全第一,以前我學的印刷機是北京人民機械制造廠出的J2205機,開機要很小心,安全放在第一位,機器以每小時7000印左右的速度在運轉,如果不小心是很容易出事的,我聽過太多安全事故了,希望學開印刷機要安全放第一位,現在的印刷機保險相對好點但速度更快,能達到18000轉每小時,所以有意外那就更嚴重了。
學印刷技術我算是比較快的了,主要是做到勤做事、多問、多想、做師傅的也喜歡勤勞和有上進心的,兩方面結合相信兩年就能做到機長的能力,養成了好的習慣也是關鍵,不容易出錯,有很多師傅的習慣也不好,心靜不下來,出了問題不會去認真思考,容易走彎路。
所以,做徒弟也要有獨自的思考能力,畢竟印刷是學到老做到老的行業,我就是通過自己努力去學習兩年后做到了機長的位置,不過經驗還是不足,還是容易出錯,這都是慢慢的成長過程,不斷的吸收經驗,努力就有回報。
印刷離不開印刷機,818平板印刷機的構造,現代的彩色印刷機按結構分為單座和上下座(上下坐的機型已逐漸淘汰,有太多弊端)。四色機為例單座就是4組組成,海德堡印刷機為代表。上下座就是兩組組成,羅蘭藍殼機為代表。
印刷機滾筒是印刷機械的核心部件,其表面光潔度、幾何精度的高低會對印刷品的質量產生重要影響,尤其是在印制精美印刷品時,絲毫的誤差都會降低印刷品的整體效果。
從學徒到機長經歷了兩年的時間,兩年來通過自己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不可能像現在一樣下班了有網上、有游戲玩,那時沒有電腦,也沒有手機,我下班了有時間經常去深圳圖書館看印刷技術的書,夏天有空調嘆,還是挺舒服的,在圖書館看了很多印刷方面的資料,對提高自己的印刷技術水平有很大的幫助,我認為只要自己喜歡去學,辦法還是很多的,現在更容易了,網上的資料更多,條件也更好,只要上網不要沉迷游戲呀、聊天呀應該學得更快更好。
做機長做了有8年的時間,印刷機也在不斷的更新,從國產機到進口機,從水車到酒精車,自己也在不斷的學習,對印刷機的結構不斷的了解,也為自己以后的發展打下了基礎,開印刷機時間還是比一般的上班族時間要長的多,一般都是兩班倒,一班12小時,一個月休息兩天,工作還是比較累的,收入也是可觀的,在深圳95年開國產彩色印刷機機長的工資都能達到3000元以上,開進口機工資更高能達到5000以上。在那時算是挺高收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