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版水墨印刷(以下簡稱柔?。o毒無污染,使用不含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的環保水墨,憑借環保特性,已得到國際社會極大認可。柔印方式在世界軟包裝印刷市場已有60%以上的占比,在國內也逐漸占領市場。
“教科書柔性版水墨印刷”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重點項目,2011年上海印刷(集團)有限公司開始了這項工藝的研發,2014年6月海內外首套水墨印刷的兒童讀物《聽爸爸講故事》成功印制,標志該項目終獲成功。然而與傳統的膠印相比,水墨柔印還存在著制版成本高、印刷網點擴大率高的現實。項目試驗成功并不代表市場的接受,更不代表產業化的成功,市場對水墨印刷的反映如何?社會對水墨產品的接受程度怎樣?針對這些問題,日前,上海印刷集團攜手童趣出版有限公司進行了市場調研活動。
環保書刊備受追捧
本次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588份,調查對象為兒童讀物的購買人群。調查問題主要包括:購買人群結構、收入情況與購買力、印刷方式的認知、柔印環保的認知、柔印印刷質量的現場反映、價格的接受范圍等。
填寫問卷者98%是家長。其中,多為5歲~8歲年齡段孩子的家長,父母輩占76%,祖父母輩占18%。數據統計,調查主要集中在月收入在6000元~10000元之間的家庭,此區間占比54%,這些家庭每月購買童書的花費集中在100元~300元之間。
在印刷方式了解程度方面,調查顯示,目前對書刊印刷方式有認知的人數小于22%;對柔印的環保特性有所了解的讀者則更低。所有調查者中,76%的家長有在購買童書時考慮過材料的環保性,95%的家長表示重視童書的環保,但其中也有4%的家長認為目前食品方面的安全問題比書籍的環保更重要。
絕大多數的調查對象對水墨環保印刷的童書給予了期許,但也表達了對于新事物需要有一個了解的過程,并非商家說這本書是環保水墨印刷的就可以一味地相信,包括環保的程度以及與原先書本的差距等需要在對比了解后再考慮購買。
有88%受訪者給出了支持環保的答卷,只有11%的家長比較注重精美度,認為給小孩子的應該是要“好看”的,這是多數家長在沒有對比過柔印與膠印效果的前提下,對問卷題目做出的直接反饋。而部分家長看到題目后,對柔印質量有了關注。對于已經發行的水墨柔印彩色系列童書《聽爸爸講故事》,絕大多數家長表示“這個印刷效果挺好的呀”,可以看出目前柔印書刊印刷效果是能夠達到家長的預期。
環保柔印書刊是由終端的消費群體來埋單,由于制版的成本高企,書刊價格的增幅接受程度消費者最有發言權。調查數據顯示,半數以上的消費者愿意為環保接受10%的價格增幅,20%愿意接受20%以內的價格增幅,4%表示價格無所謂,也有16%的人不愿意接受價格上漲。
技術瓶頸正被突破
從家長很關注書刊是否環保的結論來看,書刊水墨印刷是很有市場需求的,形成產業化生產是完全有市場基礎的。然而從調查情況也可以看出,社會大眾對書刊印刷方式的了解程度還很低,對水墨柔印的認知更低,因此,水墨柔印的環保特性就更需要多方面、多渠道的宣傳和推廣。書刊水墨印刷的試驗規模和試驗點需要加強和擴大從而推動柔印的快速發展。
從書刊水墨印刷與傳統膠印的差距來看,市場完全能夠接受目前書刊水墨印刷的技術水平。隨著項目的推進,各項技術越來越成熟,原輔材料的來源越來越廣泛,技術工人的能力逐步提高,質量提升是完全可以預期的。目前上海印刷集團新華印刷有限公司在產業鏈企業共同努力下已掌握了用國產的印刷設備,用普通的雙膠紙,用標準的四色水墨承印常規的教科書的工藝技術。
在環保柔印書刊定價方面,70%以上的調查對象能夠接受10%~20%的價格漲幅。在10萬印數以上,環保柔印書刊產業化后的增長價格,印刷企業完全能夠達到盈虧平。但從一般圖書市場來看,目前的業務來源中能達到這個印量的活件極其有限,因此印刷企業的生產成本根本無法消化。
成本難題亟待解決
從上海印刷集團新華印刷有限公司柔印項目的產業化轉型發展來看,由于書刊印刷企業一般只有比較專業的印后加工設備和技術,向過度競爭的包裝市場發展沒有后發的競爭優勢,比較可行的發展之路就是立足書刊印刷市場,將之做深做透,為廣大中小學生、學前兒童提供更多更完美的讀物,在此基礎上再向包裝市場積極尋找發展機會。
然而不解決成本問題,企業的產業化發展只能是死路一條,為了將這個利國利民的好項目能夠在全國復制并良性發展,筆者建議政府:加強宣傳、發布統一的水墨環保印刷標志;對專業化的水墨書刊印刷工廠實行文化企業13%的增值稅稅率;繼續給予階段性的財政支持,在形成市場普及、成本下降后逐步取消;對出版企業流向柔印的業務給予政策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