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無論報業還是紙業,都已預期報紙經營狀況會下滑,但沒有預期會這么差。”談起2014年上半年的新聞紙市場,廣州造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韓春輝直言不諱地說道。
韓春輝的這一說法從中國報業協會日前發布的數據中得到印證——從全國71家用紙量大的報社的統計來看,2014年上半年比2013年上半年總用紙量減少了77579噸,下降了10.1%。那么,在如此不景氣的背景下,新聞紙市場上半年究竟呈現出怎樣的特點?各新聞紙生產廠家的經營狀況如何?作為新聞紙供需雙方,廠家和報社又該如何共同應對當下的挑戰?
上半年總用紙量 同比下降10.1%
“需求量、供應量都出現了明顯下滑。”分析上半年新聞紙市場的特點,中國報業協會有關負責人首先從供需角度總結道。
具體在需求方面,從中國報業協會最近對全國71家用紙量大的報社2013年、2014年上半年用紙量和下半年預計用紙量的統計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用紙量同比增加的報社有18家,增長比例為25.7%,主要為中央級報社和部分省、地市級黨報,減少的報社有45家,減少的比例為63%,持平的報社有8家。這71家報社2013年上半年總用紙量為765564噸,2014年上半年總用紙量為687985噸,總用紙量同比下降了10.1%。
對于報社新聞紙需求量明顯下滑的原因,中國報業協會有關負責人分析認為,這歸結于“當前世界經濟正在深度調整,全球經濟復蘇艱難,部分家庭取消付費報紙的訂閱”,同時也由于“新媒體的沖擊使得傳統媒體的報業廣告、發行、印刷等主業持續下滑”。
為了應對報業的新形勢,全國主要新聞紙廠紛紛以停機、限產、轉產來應對。在中國報業協會有關負責人看來,新聞紙廠的這種自身調節對新聞紙供需的平衡起了關鍵作用。據中國報業協會統計,在新聞紙供應方面,今年國內新聞紙總產量約為275萬噸,比去年370萬噸的產量減少了90多萬噸。從出口紙方面看,1月~6月,新聞紙出口量約為4萬噸;從進口紙方面看,1月~6月,新聞紙累計進口量同樣約為4萬噸,主要來自韓國、美國和加拿大,其中,韓國紙占總進口量的70%左右。由此來看,上半年全國新聞紙進口量與出口量基本持平,因此未對全國總的供應量產生影響。
新聞紙價格 跌至20年來最低點
新聞紙價格持續下跌,是上半年新聞紙市場的另一個特點。據中國報業協會有關負責人透露,今年上半年國產新聞紙的價格已經是近20年來的歷史最低點。那么,新聞紙價格持續下跌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據日本紙品進出口協會網站報道,2014年第一季度,亞洲市場的新聞紙價格呈持續下跌趨勢,下跌幅度最大的為印度,每噸跌幅為20美元,其他亞洲市場如新加坡、泰國以及中國香港和臺灣等地新聞紙價格也在小幅下跌。而在國內,由于今年報業對新聞紙的需求降低,再加上進口紙的影響——進口新聞紙的價格基本與國產新聞紙的價格持平,因此,紙廠在今年年初面臨的庫存壓力較大。
“各新聞紙廠不斷加大促銷力度,紙價持續下滑,國產新聞紙全國平均價格從去年的4350元/噸下調到目前的4100元/噸,地區不同價格也不同,采購數量不同價格也不同,整個市場價格比較混亂。”中國報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說道。
除此之外,在一些紙廠從業者看來,新聞紙價格之所以持續下跌還有著更為深層次的原因——供需失衡的矛盾仍未得到明顯改善。據一位來自紙廠的人士透露,今年年初說春節時各紙廠停機,但實際上真正停機限產的紙廠并不多,這就導致在報社對新聞紙需求量明顯下降的情況下,紙廠的供應量下降幅度沒跟上。
“紙廠停產、限產不夠,使供需矛盾沒有根本性解決。因此,紙價盡管在年初已經到了較低水平,但仍然沒能維穩,當然也沒有大起大落,而是今天降50元/噸,明天降100元/噸,小幅下滑,滑到今天,國產新聞紙已經滑到近20年來的最低價。”中國報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說道。
下半年用紙量 按“慣例”或有微增
新聞紙價下跌自然是報社樂見的,但對于紙廠來說卻并非如此。那么,新聞紙價下跌會帶來哪些影響和后果?今年下半年新聞紙價走勢又將如何?
“面對目前的市場環境,各新聞紙生產廠家的經營狀況也在逐漸惡化。”韓春輝坦言,報社的經營狀況差過預期,很多報社資金情況也較差,拖欠紙款的現象增多,新聞紙付款周期拉長,紙廠資金壓力逐步加大。在虧損經營的情況下,紙廠的生產積極性并不高,一季度之后,開始有新聞紙廠家永久性退出新聞紙市場,各大紙廠也紛紛加大了停產、限產或轉產的力度。按照中國報業協會的數據估算,今年全年退出新聞紙市場的產量合計有90多萬噸。這樣的力度,到今年年底,新聞紙供需基本可以達到平衡。
展望今年下半年的新聞紙市場,中國報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新聞紙的用量相比上半年略增,但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從統計數據來看,2014年下半年這71家報社用紙量698371噸,比2014年上半年用紙量增加了10386噸,增幅預計為1.5%,這與往年的情況基本一致,下半年要多于上半年的用紙量,這主要是由上半年春節減版和下半年發行季促銷的原因所造成的。
縱觀全年,這71家報社今年總的用紙量約為1386356噸,比去年實際用紙量1531129噸減少了144773噸,降幅為9.5%。2013年全國新聞紙總用紙量為307萬噸,以此下降幅度推算,2014年全年新聞紙總用紙量約為278萬噸。而今年全國新聞紙的總產量約為275萬噸,全年新聞紙進口量和出口量將大致平衡,預計為7萬噸~8萬噸,不會影響整個市場,如果加上去年年底各紙廠的庫存,今年全年新聞紙市場的供給略大于需求,基本平衡。
對于上半年新聞紙廠整體行業性虧損、生產經營壓力巨大的情況,中國報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目前的發展現狀預計,中國報業主業未來將繼續緩慢下滑,報業必須轉型,加速與新媒體融合。紙業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報業發展的現狀,通過調整結構、淘汰落后產能、增強創新能力來練好內功,盡早實現造紙產業增長方式的轉變,全面提升抗風險能力和競爭力。
在中國報業協會有關負責人看來,紙報一家,共存共榮,在紙報雙方都遇到困難的時候還是要相互理解支持,多一份包容,多一份承擔風險和責任的勇氣,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