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為票據印刷企業服務的印品檢測解決方案提供商,票據印刷企業轉型時,我們也在轉型。”恰如圣瑞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慶華所說,7月24日——25日舉行的中國印刷技術協會商業票據印刷分會第14屆年會上,如何轉型發展是票據印企熱議話題,如何應對票據無紙化趨勢成為印企關注的焦點。本屆年會主題為“綠色印刷、升級轉型、多元經營、共同發展”。
商業票據印刷產品結構調整
“2013年我國商業票據印刷實現產值245億元,比上一年增長了6.5%。”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刷發行司司長王巖鑌在年會上表示,我國商業票據印刷發展進入平穩調整期,產品結構隨市場需求不斷調整。
王巖鑌介紹,目前稅務發票、銀行票據、直郵單據等傳統票據產品印刷產量基本穩定,快遞單據、智能標簽、彩票等產品印刷產量迅猛發展;近兩年電子商務發展拉動了快遞單據印刷市場,增速超過了50%,彩票印刷的增速則達到25%。
隨著無紙化辦公、數字技術和網絡支付的快速發展,傳統商業票據印刷面臨挑戰。商業票據印刷分會理事長邢建民在發布工作報告時分享了一些印刷企業的轉型經驗:宜昌大昌發印業有限公司打造“印刷行業互聯網綜合運行商”,在擴大生產承接快遞單印制業務的基礎上,步入印刷電子商務領域;廣東天章信息紙品有限公司打造天章品牌辦公用紙,以遍布全國40余個大城市的現代營銷配送網絡和2萬余家終端客戶資源為競爭優勢,成為多元發展的集團化企業。
轉型發展要有產業鏈思維
本屆年會就企業轉型發展舉辦了專題交流會。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陳彥認為,印刷產業鏈正不斷延伸拓展。在轉型過程中,行業整合者應專注無法外包的核心能力,建立分工清楚、利益多贏、合作方式簡單易行的創新分工整合生態;被整合者則應做到技術領先,形成規模成本優勢,保證穩定質量和貨期。
“選擇跨領域發展,一定要以產業鏈思維來發展產品,這樣市場規模才會增大、經驗及技術累積才可以持續,也比較容易掌握差異化的競爭力。”纮維貿易(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義盛如是說。當前,一些印企紛紛涉入票據印刷與互聯網相結合的業務,發展智能IC卡、網絡(電子)發票、無紙化彩票等業務,實現了以大數據平臺為載體轉型的綜合服務商。黃義盛對此表示認同,他認為,票據印企“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跨領域印刷經營需要票據印企提供一條龍服務,以服務與解決方案來取代制造,打造新商業模式。
“企業轉型需要立足現有行業或產業形態,利用公司原有資源,轉型成本低、容易成功。”無錫雙龍信息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陶瑞宇介紹了無錫雙龍的三次轉型情況,這些轉型動作以產品結構調整、技術改造為主。在無紙化浪潮下,無錫雙龍進行了又一次產品升級,進軍智能票據領域。
印企結盟參與電子發票發展
當前網絡發票、電子發票推廣進程如何?國家稅務總局征管和科技發展司發票管理處處長翁泉惠表示,由于金稅三期工程正在優化調整,網絡發票發展進程未如預期;電子發票目前在全國各個試點每天共計開出400萬份,數量還不大,電子發票相關的管理辦法也尚未開始起草。
盡管如此,無紙化趨勢帶來的印量減少已經在印企的預想中,一些票據印企對此有所行動。重慶遠大印務有限公司投資成立重慶遠見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向互聯網信息數據運營服務商轉型,“變身”為融IT技術、票據印刷于一體的綜合性企業,與東港股份有限公司同樣走在行業發展前列。
參會企業對于重慶遠大印務有限公司、云南國稅印刷廠等企業發起成立電子發票產業聯盟的建議進行了探討。印企對于聯盟的運作模式、印企可獲得利益等關注的問題進行討論,不少企業對于拿出資金、資源推進電子發票發展,“自己革命自己”還有所遲疑。遠見信息集團總經理劉禹說:“目前印企的思想意識轉變是攜手推進電子發票面臨的最大困難,因為印企會認為這‘動了它的蛋糕’,但電子發票推進是國家政策的大趨勢,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努力是把握這個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