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hbx9"></address>
    <listing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menuitem></listing>

    <noframes id="9hbx9">
    <noframes id="9hbx9">

        <address id="9hbx9"><listing id="9hbx9"></listing></address>

        注冊成為vip商家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包裝業土豪利樂 堪比乳業“軍火商”

        發布日期:2014-07-29  來源:網絡  作者:ahprint  瀏覽次數:2072
        核心提示:說起中國最大、最賺錢的包裝企業?是不是會想到當納利、紫江、雅圖仕,其實都不是。包裝業真正的土豪、資本大鱷是來自瑞典的包裝巨頭利樂包裝。

          說起中國最大、最賺錢的包裝企業?是不是會想到當納利、紫江、雅圖仕,其實都不是。包裝業真正的土豪、資本大鱷是來自瑞典的包裝巨頭利樂包裝。

          這家算得上全球包裝巨頭的公司單是在中國就有四家工廠,并且占據大陸紙質包裝飲料的八成市場。據估算,利樂包裝2012年在中國的銷售收入約為120億元,凈利潤約27億元。

          包裝業內人可能有所了解,而圈外人都會對利樂的經營收入感到詫異,為啥這個國外的巨頭能夠在咱們的地盤坐上包裝業老大的位置,今天地平線就來扒一扒這其中的緣由。

          我國乳業市場的“軍火商”

          伊利、光明、蒙牛這些老冤家,用的牛奶盒等包裝材料都來自利樂。

          利樂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液態食品加工與包裝公司,之所以被忽視其實是和自身產品特性分不開,它的產品并不直接面對消費者,而是隱藏在飲品公司的身后。這也就導致其自1972年進入中國以來一直沒有太高知名度。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其悶聲發大財的路子。

          消費者每喝10罐紙質包裝的液態奶、飲料,其中至少有8罐是由利樂提供的生產線和包裝材料生產。不僅伊利、蒙牛、光明是利樂包裝的客戶,三元、匯源、娃哈哈、旺旺、銀鷺等中國乳業和飲料行業中的龍頭企業也都靠利樂供應包裝材料。

          所以,說利樂是我國乳業市場的“軍火商”一點也不夸張。另外,“軍火商”身份的另一重涵義則是其高額的利潤。據業內人士估算,利樂中國每年入賬或超過百億元,利潤率高達20%,相比挪威的競爭對手Elopak的6.5%和SIGCombibloc的12%的利潤率要高得多。

          由此也不難看出,面對如此高昂的利潤率與廣闊的銷售市場,利樂不成為包裝業的土豪,似乎都有點說不過去。

          商界從來沒有活雷鋒

          乳品、飲料不同于一般商品,由于其保質期很短,貯運相當困難。1952年,瑞典人魯本•勞辛發明了復合材料無菌包裝,也就是利樂包,極大地延長了乳品和果汁的保質期。

          利樂正是憑借這一獨家技術,在中國乃至全球的乳品、飲料界稱霸,同時也讓牛奶在國內實現了普及。近年來,每個中國人每年喝的牛奶量,也從4公升提高到了近40公升。這其中,利樂自然功不可沒。

          此外,利樂在乳制品行業中扮演的還不僅是材料供應商的角色,它還幫助企業規范奶源建設,提供設計以及產品開發建議等。當然,商業沒有活雷鋒,利樂正是靠逐步介入企業的生產鏈而實現其霸權地位。

          比如,早年牛根生剛剛從伊利出走,創立蒙牛時,手上并沒有什么錢,利樂便先把包裝設備借給牛根生,但同時要求必須使用利樂的包裝材料。這種看似“免費使用生產設備”的做法實則是為其壟斷模式做鋪墊。

          但是這種模式的確讓利樂收獲了非??捎^的利潤。比如,根據粵華包B2012年2月發布的公告顯示,利樂在中國最早的合資公司利樂華新 (佛山)包裝有限公司2010年實現營業收入10.73億元,凈利潤2.39億元,凈利潤率為22.27%。

          2012年的英國富豪榜上,利樂創始人老漢斯也以家族資產43億英鎊(約合67億美元)位列第十二。

          隱形的捆綁銷售模式

          其實利樂之所以能坐上如今包裝業老大的位置,單是依靠其獨特的無菌包裝技術還遠遠不夠。利樂的“活雷鋒行為”實則功不可沒。

          比如,利樂新穎的類似設備租賃融資的方案便很能說明問題。利樂的設備都是成套銷售,客戶如果要買一套利樂枕式液態奶生產線,一次性要投入幾百萬元,成本很高。

          而利樂開發的融資方案很是吸引企業,根據當年利樂枕設備投資方案,客戶只要拿出20%的款項,就可以安裝成套設備投產。而之后的4年中,客戶只要每年訂購一定量的包裝材料,就可以免繳其余80%的設備款。大家想想看,這種方式是不是的確很有吸引力,反正包裝材料都是要用的,80%的設備款免費這等好事誰不愛呢。

          但是其實說白了,這種融資方式可以理解為“我送你一盞燈,你必須用我的油”。

          就是利用其市場強勢地位,把“捆綁銷售”寫進合同,即與客戶約定若干年中客戶須使用約定數量的包裝耗材,以抵扣包裝設備余款,客戶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無權選擇其它包裝材料公司。

          利樂正是利用這種先賒設備,再用包裝材料價款來償還的方式迅速霸占了整個乳液、飲料市場,且提高了競爭的門檻。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返回頂部
        日韩黄色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