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勞動力成本提高、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上升、土地資源短缺、環保要求提高等問題,書刊印刷企業的經營環境日益嚴峻。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書刊印企的生存發展之道是什么?如何盤活現有資產?如何通過精細化管理改進產品品質、提高效率以實現利潤最大化?希望此次本版《印刷周刊》對書刊印企生存與突圍之術的聚焦能給業界同仁以借鑒。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在取消書刊定點印刷制度后,書刊印企的經營一度陷入困境,也正是這種市場競爭的態勢,加速了書刊印企市場優勝劣汰的機制逐步形成。日前,由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主辦,書刊印刷專業委員會承辦,深圳市精密達機械有限公司、東莞市晟圖釘裝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協辦的“南北印企鵬城論道”——書刊印刷企業生存與發展之道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行。與會專家和書刊印企領軍企業的管理者在觀點激烈碰撞的同時,對我國目前書刊印企的生存現狀和發展趨勢指明了方向。
微利時代 形成優勝劣汰新格局
書刊印刷專業委員會主任郭健用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理論解釋了當前書刊印刷市場優勝劣汰的局勢。書刊印刷業屬于壟斷競爭市場,廠商之間既存在價格競爭,也存在非價格競爭。就價格競爭而言,它雖然能使一部分廠商得到好處,但從長遠看,價格競爭會導致產品價格持續下降,最終使廠商的利潤消失。在壟斷競爭市場,廠商不僅可以調節生產規模,還可以選擇退出生產集團,但經過長期均衡后利潤必定為零。微利時代其實正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
同時,郭健很好地解釋了書刊印刷行業的動態平衡,當預期收益超過供給成本時,才會有利可圖,自然有很多企業會進場來搶奪市場資源,現在的書刊印企正在用那雙“看不見的手”來“清退”過多的企業,無論對于企業還是行業而言,這都是一個好現象。
江蘇鳳凰新華印務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王忠春認為,產能過剩、人工成本上升、綠色印刷所帶來的高投入已經成為書刊印刷企業的三座大山,但這也成為倒逼企業進步的動力源泉,因此,企業適時地轉型升級至關重要。
精密達總經理鄭斌則從設備供應商角度提出一個新的觀點,印后設備要緊跟市場需求,避免“過度設計”給印企帶來的成本。過去所有的設備競爭似乎被粗暴地簡化為參數的競爭,設備的生產速度不斷被刷新,但隨之而來的是研發成本和設備本身采購成本的大幅提升。而目前的市場,更注重印刷設備的靈活性和穩定性。
精細管理 推動印企走出困境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意識、一種觀念、一種認真的態度、一種精益求精的文化。具體地說,精細化管理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管理所占用的資源和降低管理成本為主要目標的管理方式。當前印刷行業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印刷工價一低再低,而生產成本又在上升,特別是人工成本逐年提高。這使得印刷企業的利潤空間微乎其微。管理不善、生產效率不高的企業倒閉的也為數不少。粗放型管理模式開始顯露出它的弊端,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市場經濟浪潮、高科技浪潮的輪番轟炸下,終于抵擋不住驚濤駭浪“永沉水底”或一蹶不振。面對這樣的困境,企業又該如何入手?
北京利豐雅高長城印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京安分享了臺灣印刷企業是如何將精細化管理做成一種精益求精的文化的。臺灣印刷市場工價與大陸相差無幾,但他們的人工成本卻比大陸的高出30%左右。即便如此,臺灣大部分印企日子過得還不錯。主要原因是臺灣印企精細化管理做得到位。他們在生產工藝流程、員工績效考核(將損益表落實到每個員工身上)、人工成本控制、生產現場清潔、設備維護保養以及原輔材料成本控制等方面,均體現出了“精”“準”“細”。
臺灣健豪的精細化管理可以說做到了極致,他們的合版印刷工藝、網絡印刷流程的成功都得益于精細化管理。沒有精細化管理的支撐就沒有今天健豪的成功??傊?,臺灣的很多印刷企業都能看到精細化管理的特征。
相比之下,大陸的印刷同行中還有不少企業處在粗放型管理、生產成本過高、原輔材料浪費嚴重、人工效率低等“微利”循環中。因此,精細化管理是印刷企業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徑之一。這需要企業練好內功,在企業全部生產經營活動中,貫徹“精”“準”“細”“嚴”的認真態度,逐漸形成精益求精的企業文化。重戰略、更注重細節,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最大限度地使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利潤空間,讓企業逐步走出困境。
高新技術 顛覆傳統產業模式
近年來,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對出版物質量高度重視,出版物質量也在不斷提高。目前書刊印刷行業的總體情況是——一般印刷能力過剩,高檔精細印刷能力不足,效益欠佳。
廣東新華印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汪育暢認為,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十分有必要。目前各行業都面臨“難招人、招人難”,用高速的設備來代替手工操作勢在必行。但選擇什么樣的設備關鍵還要看印企自身的產品。以廣東新華為例,公司以教材等書刊印刷業務為主,2013年,為了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企業進行了兩項比較大的技術改造。一是改進光盤紙袋工藝,利用膠訂機器代替手工配光盤,僅此項技術改造一年就為公司節省了至少1600人次的人力成本;二是將原來大批效率低下的手工松貼由印刷機直接出紙代替,這項技改一年直接為公司節省8000人次的人力成本。所以說:設備的技術改造對提高效率、節省成本起到了重大作用。
書刊印企需要充分發揮市場在印刷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機制相結合,根據各地不同的資源優勢實施差異的發展戰略。推動印刷產業適度集中,提高綜合競爭力,朝著國際化先進印制水平發展,同時,應該具備參與國內、國際競爭的能力,加強數字印刷技術和印后設備的引進和改造應用,提高自身的競爭優勢。堅持發展與監管相結合,進一步提高規范化和標準化管理水平,健全印刷管理長效機制,營造健康和諧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