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張家港市的“歐璧中國”生產基地正式落成,并于6月25日啟動生產。歐璧隸屬于意大利Stevanato集團,是胰島素卡式瓶和藥用玻璃容器領域的領先制造商。Stevanato集團已經為這一工廠投資了2700萬歐元,并將在2016年工廠建設第二開發階段再投資1300萬歐元,用于為中國和亞洲醫藥市場生產玻璃西林瓶和卡式瓶。
業內人士指出,我國醫藥包裝行業整體實力較弱,大多規模偏小,管理水平較低,產品中低端,重復建設嚴重,創新能力不足。那么,隨著海外知名同類企業進軍中國,國內包括江蘇省的醫藥包裝企業該何去何從?如何應對這些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為此,記者專訪了Stevanato 集團副總裁Marco Stevanato,希望能給江蘇省的醫藥包裝企業帶來啟發。
為什么選擇張家港
記者:亞洲有競爭力的地區很多,為什么會選擇在中國的張家港建廠?
Marco Stevanato:中國是最大、發展最快、容量最大的一個市場,而江蘇省又是制藥公司集聚的省份,于是,我們在江蘇的一些工業園區考察,最終,選擇了張家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張家港擁有一些大中專院校,我們可以從中招聘大批人才。從眼下的招聘情況看,這個地區的學生專業素質和英語水平都不錯,經過我們的培訓之后,應該很快可以進入工作崗位;在園區的服務方面,從前期的注冊建立到后期工廠整體的建立,開發區都提供了一條龍的服務;并且,張家港長期以來,與中國藥監局保持了很好的關系,這樣也為我們在中國處理相關事務提供了便利。
記者:一期對張家港工廠投入的2700萬歐元是如何分配的?
Marco Stevanato:具體的數據還沒有測算,但我們最大的投入一定是花在設備上。一期生產線就有16條,每一條生產線的成本均超過100萬歐元,這些數字還是相對保守的,實際上可能會更多。其它方面的話,工廠大樓約600萬歐元。為了讓工廠盡快運營,我們還花費了大量的資金在培訓員工上。
為區域發展做貢獻
記者:在開幕式上,總裁Sergio Stevanato先生說:“我們想為這一區域的發展做出貢獻。”這個貢獻,您是怎么理解的?
Marco Stevanato:以前,江蘇的一些醫藥企業不得不從歐洲采購用于醫藥包裝的相應玻璃制品,而張家港的工廠建立之后,這些企業就可以在本地采購,這將為他們節省很多成本,包括物流、進口關稅等,并且,他們的供應鏈也可以簡化很多。再說,我們的進入也可以促進當地競爭對手水平的提升。
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來講。我們將雇傭250名當地的員工,他們將在集團內的其他工廠進行輪崗培訓,目前,工廠已有員工115名。就拿張家港工廠的技術團隊來講,他們一共10個人,都是中國國內一些大學的優秀畢業生?,F在,其中5名被送往全球頂尖的墨西哥工廠進行培訓已有1年多,他們會接受國外生產經理的專門指導;另外5名則被送往意大利總部的工廠培訓,他們主要是去學習技術組裝,掌握一些設備原理的知識。我們還會繼續招收中國優秀的大學畢業生,將他們送往海外進行培訓,為他們提供一個很好的職業發展規劃。
與本地企業的競爭與合作
記者:如何看待你們與本地同類企業的競爭?你們之間又存在怎樣的差別?
Marco Stevanato:其實,我們與江蘇甚至中國國內的醫藥包裝企業的方向不太相同,他們的產品大多針對大眾市場,而我們的產品針對的是高端市場,大眾產品跟高端產品的質量水準是不同的。具體的差別,你到車間去親自體驗一下制作過程就知道了,技術水平的差距必然會帶來產品質量的差距,張家港工廠生產的產品的技術含量是中國國內最高的。
當然,也有一些其它海外醫藥包裝企業入駐中國,中國本土的企業也在不斷革新,張家港工廠要不斷加強技術水平,才能應對這種競爭。
記者:有沒有考慮過同江蘇的相關企業合作?
Marco Stevanato:我們正在摸索同江蘇相同領域的企業進行接洽,希望從江蘇找到一些供應商供貨。如果能夠跟江蘇本地企業合作,對于雙方而言,都是有利的。不過,目前也存在問題,有些產品只有從其它地方進口。例如一種玻璃管,本地企業的產品達不到相關規定,只能從一些大公司進口。
我們也會與本地的同類行業多交流,并且向意大利的企業介紹張家港的投資環境,希望其它工廠也可以落戶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