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hbx9"></address>
    <listing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menuitem></listing>

    <noframes id="9hbx9">
    <noframes id="9hbx9">

        <address id="9hbx9"><listing id="9hbx9"></listing></address>

        注冊成為vip商家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熱點新聞 » 正文

        數字化技術催生書刊印刷市場新業態

        發布日期:2014-06-25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  作者:ahprint  瀏覽次數:2078
        核心提示:由數字技術引發的關聯正一環一環往下傳遞——出版需求變化成為印業變革催化劑;按需印刷引發印業軟硬件整體變革;隨著數字進程的深入,全新的印刷思維方式呼聲強烈。這一系列作用影響下,一個全新的印業“生態系統”正在形成。

          6月21日,中國印刷技術協會信息系統應用分會換屆大會在河北石家莊舉行。會上,近百位與會者就書刊印刷數字化話題展開了深入探討。正如江蘇鳳凰新華印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在健所說:“關于數字印刷,我們有太多的理解誤區,也有太多值得探討的內容。”

          “數字”變革當頭,原有的傳統出版印刷產業模式遭到顛覆。“數字時代,拓展視野至關重要。”新任中國印刷技術協會信息系統應用分會理事長楊斌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采訪時言簡意賅地說。在同時擔任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掌門人的楊斌眼中,數字時代就是關聯的時代、融合的時代。“以往企業都是獨立的實體,如今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令印刷同行之間建立起了廣泛的關聯,不僅僅是企業之間,還包括上下游之間,甚至是國家之間的關聯。”

          由數字技術引發的關聯正一環一環往下傳遞——出版需求變化成為印業變革催化劑;按需印刷引發印業軟硬件整體變革;隨著數字進程的深入,全新的印刷思維方式呼聲強烈。這一系列作用影響下,一個全新的印業“生態系統”正在形成。

          數字出版激發印業變革

          【看點提示】訂單數量增多、每單印量下降,數字出版在“搶走”越來越多紙質圖書市場的同時,也令印刷業務朝著短版化方向發展,按需印刷油然而生。然而更令印刷企業難于招架的是,即便是剩下的紙質圖書印刷業務也在發生著分流。

          談到近年數字化導致的出版需求變化,一組數據令人震驚——近10年來,全球學術期刊出版數字化迅猛發展,1990年歐美只有5種純電子學術期刊,現在幾乎所有的歐美出版商都已實施數字發展策略;圖書館采購經費方面,全球圖書館電子圖書采購占圖書經費百分比從2006年的3.2%上升至2013年的18.9%。國內的情況也是一樣,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2012~2013年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中統計結果顯示,我國數字出版為GDP貢獻的產值在7年間從2006年的213億元迅速上漲到2013年的2600億元……

          如果你以為如上數據預示著印刷企業可以獨享按需印刷這塊“大蛋糕”了,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作為有著60年圖書進出口經驗的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其常務副總經理張紀臣分析說,國內按需印刷市場還處于培養期,尚未實現規?;?,整體業務量和規模都相對較小,即便如此,90%的按需出版業務其實集中在專業出版社手中,如知識產權出版社、中國標準出版社等。

          對于具備數字資源優勢的出版社更易開展按需印刷的說法,江蘇鳳凰新華印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在健也深以為是。結合江蘇鳳凰自己的探索經驗,張在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江蘇鳳凰之所以目前能夠站在國內按需印刷市場的前沿,與其背靠江蘇鳳凰集團豐富的出版資源密切相關,“我們就是先從自己集團內部開始探索按需印刷的,不斷地運營、演練后,然后向外圍開始推廣。”

          張在健進一步列舉了國外的案例驗證這一點。“曾有圈內朋友給我講起日本講談社開辦數字印刷工廠的案例,實行效果非常理想,印廠業務飽滿、收益顯著。究其原因,源于出版社只是把按需印刷作為滿足客戶需求的一種手段,初始目的并不是為了讓印刷廠贏利,而是通過上游出版社的贏利間接推動印刷廠贏利。而純粹的印刷廠并不具備這種良性循環的基礎。”

          如此說來,決定著開啟按需印刷之門是否成功的“金鑰匙”,是擁有出版資源,而非數字印刷機??磥恚瑪底謺r代,很多印刷企業的“唯設備論”該改改了。

          印業變革激增軟硬件需求

          【看點提示】為了適應數字技術帶來的變革,印刷企業紛紛下決心去更新設備,一時間數字印刷機成了市場新寵。然而接下來的事情卻讓他們更加苦惱,大家發現原來更新硬件只是對數字印刷最淺層次的理解,對按需印刷業務特點的充分理解、強大的訂單匯聚能力、云平臺的搭建等軟件要求似乎比硬件更加重要。

          數字浪潮下,印刷企業已經深深地感受到了危機,于是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咬牙堅持,即使面臨背負巨額貸款的壓力,仍然下定決心——上數字印刷設備!然而這樣做的結果卻并不盡如人意,很多企業陷入了更深的困惑——不上數字印刷設備,不行;上了數字印刷設備,怎么賺錢?為誰服務?如何保護版權?正像柯尼卡美能達數字印刷營業部部長李剛所說的那樣:“如果沒想好就上設備,結果仍然是糾結在這些打不開的死結中。”

          “歸根結底的原因在于大家對按需印刷業務特點的認識還不夠清晰。”張在健反問到,印廠對數字轉型真的非常有激情了,但是看看很多人在做什么——他們在挑選設備,在研究工藝流程,在計算著數字印刷的成本是否能接近工業成本……當這些目標達到他們預期的時候,他們會心滿意足地去上數字印刷機,然而他們卻沒有認識到,訂單碎片化才是按需印刷的由來,這種業務特點不是僅僅有了數字印刷機就能滿足的,沒有碎片化的訂單,一切都無從談起。這也是目前業內按需印刷成功者寥寥的癥結所在。“如果你站在這個層面問我數字印刷究竟有沒有前景?什么時候可以贏利?我很難回答你。”張在健坦言。

          過去有了設備就能占領市場高地的“唯設備論”時代儼然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按需印刷是個系統工程,強大的訂單匯聚能力、云平臺的搭建、數字營銷人員的培訓等非硬件配置要求似乎比硬件設備更加重要。如何做?作為數字印刷設備制造商代表,李剛給出的建議是——“且行且研究”。

          李剛介紹,從歐洲已經成功的數字印刷應用經驗來看,如下步驟值得借鑒——第一步,確定目前業務中適合用數字設備來做的業務量;第二步,如上業務客戶群中的數字需求到底有多大;第三步,根據如上兩點的調研結果做市場推廣。“站在全系統的角度去看數字印刷,如果不這么做,其實買臺數字設備也還只是在做傳統的活件。”

          為了滿足這種市場變化,如今的設備制造商也在向著“全能”轉變,做IT、搞服務、做網絡營銷,甚至有些幫客戶辦起了展會……幫助印刷企業轉型,設備制造商自己也做足了功課、迎接轉型,未來能夠一體化服務的制造商才是好的制造商。

         
        本文導航:
        • (1) 數字化技術催生書刊印刷市場新業態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返回頂部
        日韩黄色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