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14年首批獲批的4個基地中的2個,全國印刷標準化教育培訓推廣基地、全國環保印刷紙張標準化試驗與推廣基地最近分別落戶曲阜師范大學印刷學院和山東泉林紙業有限公司。伴隨著基地揭牌儀式的舉行,2014年全國印刷標準化建設的序幕拉開。《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從全國印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了解到,除繼續加強基地模式制定標準外,2014年我國印刷業標準化工作還將從數字印刷標準再探索以及走出國門制定標準三個方面下功夫。
基地模式收獲成果
從2006年開展標準化基地模式以來,全國印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標委會)與印刷業多個細分領域的龍頭骨干及科研機構先后聯合組建了17個不同形式的印刷標準化試驗與推廣基地。
記者分析后發現,在17個掛牌基地合作對象中有13個龍頭企業、4個印刷類院校。13個龍頭企業涉及膠印、立體印刷、包裝印刷等領域,4個印刷類院校也是各有分工。標委會秘書長胡桂綿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此次掛牌的曲阜師范大學印刷學院將著重于設置標準化教學課程。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承擔著印刷標委會書刊及包裝印刷分技術委員會的工作;北京印刷學院則是國際印刷標準化組織印后工作組組長,還將派任國際印刷標準化組織主席。未來,上海出版高等專科學校也將建成全國印刷標準化教育培訓與推廣基地。
正如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字出版司調研員蔡京生在全國印刷標準化教育培訓推廣基地揭牌儀式上所說,基地的建立是標委會的一個創舉,這對我國印刷標準化的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這一工作思路順應了國家標準化戰略的實施和政策的變化及改革方向,符合我國印刷標準化工作發展的需要。
標委會副主任、中國印刷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張雙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基地模式給予了肯定:“建立標準化基地這一模式,在印刷標準化工作中是卓有成效的,對我國印刷標準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既延伸了標準化工作領域,又把我國印刷業標準化建設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那么標委會對于掛牌基地合作對象的遴選標準是什么呢?胡桂綿簡明扼要地表示:“有兩個關鍵條件。”首先基地的合作對象必須是積極參與標準化工作、有標準化人才并有條件進行標準化工作的研究和推動的企業,其次還要愿意投入足夠資源與標委會共同合作,進行標準化檢測、試驗、培訓、推廣。
走出國門制定標準
雖然從2013年開始我國印刷標準化工作開始進入快車道,但胡桂綿表示,從國際角度來看,我國的印刷標準化工作才只是剛剛起步,印刷標準制定能力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還很大。據悉,國際印刷標準化組織秘書處(ISO/TC130)有14個工作組,其中13個工作組秘書處承擔國為美國、德國、英國、荷蘭等歐美發達國家,中國僅承擔印后工作組召集人和秘書處。
對于中國印刷業來說,最大的軟肋則是標準化人才的缺失。胡桂綿深有感觸地說:“國際標準制定修訂時要求各國專家表達意見,但是我國具備英語讀寫說能力且具有印刷專業背景的國際化人才還非常稀少。”
但即便如此,并不能影響我國印刷業發展標準化的決心。記者在采訪中獲悉,我國作為國際標準化組織秘書處印后工作組召集人,接下來在國際印后標準化建設中也已經有了規劃。“我們要牢記基本原則”,胡桂綿說,不僅要按國際慣例行事,還要充分發揮國內專家的力量,在相應的標準中起到主導地位,與此同時還要加強挖掘和發現更多有真才實學“內外兼修”的人才培養,逐漸增加中國的話語權。
數字印刷標準成熱點
近年數字印刷發展迅猛,業內關于相關行業標準的出臺呼聲強烈。為此,2013年12月31日標委會頒布了數字印刷類的兩項基礎標準,即GB/T9851.8-2013《印刷技術術語第8部分:數字印刷術語》和GB/T30324-2013《數字印刷的分類》。該兩項標準將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
除此之外,據胡桂綿介紹,標委會還在制定5項數字印刷標準,分別為數字硬打樣系統要求及檢測方法、數字印刷品質量要求及檢驗方法、數字印刷油墨要求及檢驗方法、數字印刷系統印刷要求及測試方法、數字印刷紙張印刷適性及檢驗方法。
隨著以上7項數字印刷技術標準的不斷細化和分步實施,未來我國印刷業還將有更多相關標準出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標委會對于數字印刷相關標準的制定列出了一系列規劃。其中包括未來兩年內,將組織制定膠印數字工作流程的過程控制系列標準,該套標準的主要目的是與國際先進標準銜接,這將極大地推動和提升我國膠印數字化過程控制水平。
基地模式收獲成果
從2006年開展標準化基地模式以來,全國印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標委會)與印刷業多個細分領域的龍頭骨干及科研機構先后聯合組建了17個不同形式的印刷標準化試驗與推廣基地。
記者分析后發現,在17個掛牌基地合作對象中有13個龍頭企業、4個印刷類院校。13個龍頭企業涉及膠印、立體印刷、包裝印刷等領域,4個印刷類院校也是各有分工。標委會秘書長胡桂綿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此次掛牌的曲阜師范大學印刷學院將著重于設置標準化教學課程。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承擔著印刷標委會書刊及包裝印刷分技術委員會的工作;北京印刷學院則是國際印刷標準化組織印后工作組組長,還將派任國際印刷標準化組織主席。未來,上海出版高等專科學校也將建成全國印刷標準化教育培訓與推廣基地。
正如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字出版司調研員蔡京生在全國印刷標準化教育培訓推廣基地揭牌儀式上所說,基地的建立是標委會的一個創舉,這對我國印刷標準化的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這一工作思路順應了國家標準化戰略的實施和政策的變化及改革方向,符合我國印刷標準化工作發展的需要。
標委會副主任、中國印刷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張雙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基地模式給予了肯定:“建立標準化基地這一模式,在印刷標準化工作中是卓有成效的,對我國印刷標準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既延伸了標準化工作領域,又把我國印刷業標準化建設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那么標委會對于掛牌基地合作對象的遴選標準是什么呢?胡桂綿簡明扼要地表示:“有兩個關鍵條件。”首先基地的合作對象必須是積極參與標準化工作、有標準化人才并有條件進行標準化工作的研究和推動的企業,其次還要愿意投入足夠資源與標委會共同合作,進行標準化檢測、試驗、培訓、推廣。
走出國門制定標準
雖然從2013年開始我國印刷標準化工作開始進入快車道,但胡桂綿表示,從國際角度來看,我國的印刷標準化工作才只是剛剛起步,印刷標準制定能力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還很大。據悉,國際印刷標準化組織秘書處(ISO/TC130)有14個工作組,其中13個工作組秘書處承擔國為美國、德國、英國、荷蘭等歐美發達國家,中國僅承擔印后工作組召集人和秘書處。
對于中國印刷業來說,最大的軟肋則是標準化人才的缺失。胡桂綿深有感觸地說:“國際標準制定修訂時要求各國專家表達意見,但是我國具備英語讀寫說能力且具有印刷專業背景的國際化人才還非常稀少。”
數字印刷標準成熱點
近年數字印刷發展迅猛,業內關于相關行業標準的出臺呼聲強烈。為此,2013年12月31日標委會頒布了數字印刷類的兩項基礎標準,即GB/T9851.8-2013《印刷技術術語第8部分:數字印刷術語》和GB/T30324-2013《數字印刷的分類》。該兩項標準將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
除此之外,據胡桂綿介紹,標委會還在制定5項數字印刷標準,分別為數字硬打樣系統要求及檢測方法、數字印刷品質量要求及檢驗方法、數字印刷油墨要求及檢驗方法、數字印刷系統印刷要求及測試方法、數字印刷紙張印刷適性及檢驗方法。
隨著以上7項數字印刷技術標準的不斷細化和分步實施,未來我國印刷業還將有更多相關標準出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標委會對于數字印刷相關標準的制定列出了一系列規劃。其中包括未來兩年內,將組織制定膠印數字工作流程的過程控制系列標準,該套標準的主要目的是與國際先進標準銜接,這將極大地推動和提升我國膠印數字化過程控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