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槍真的是從這個機器里打出來的嗎?”在近日馬府街小學3D打印展的一個站臺前,來自拉小的一名一年級小男生充滿懷疑地問道。“是啊,不僅是槍,就是車子、船、飛機,只要你能想出來,電腦就能幫助你設計,然后打印出來。”聽到這個回答,小男生充滿了驚訝。一位工作人員一邊演示一邊解釋道:“比如你想設計一個花瓶,就可以在電腦中先開始畫,畫出來的花瓶可以設計成立體的,再輸入到3D配套的軟件中進行處理,完成后就可以進行打印。”
記者在現場看到,電腦實現傳輸后,一臺黑色的3D打印機正在工作。只見有直徑約四五毫米的綠線從機器入口經過高溫擠壓,變成更加纖細的線條,反復疊加成型。“不同型號和性能的機器,工作效率和精細度也不一樣。”一旁的工作人員補充解釋道,所謂的3D打印技術,就是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
2013年秦淮區率先在南京基礎教育系統開展3D打印技術在教學中應用的研究,建立了秦淮區“3D打印數字坊”,而研究基地就設在馬府街小學。 “目前每周三下午,我們都有3D社團打印課,每到這個時候,對3D打印有興趣的小團員們就開心極了,忙著進行他們的創意大賽。”該校潘林靜校長告訴記者,“除了社團活動,3D打印已經走進了學校的課程。學校不僅在信息技術課程中融入了3D打印的內容,而且還將3D打印技術與語文課、美術課等課程進行創新。”
南京市教育裝備與勤工儉學辦公室后有為主任告訴記者,2014年計劃在20所小學和初中率先配備3D打印裝備。預計在2-3年時間里,南京每個學校都將有3D打印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