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hbx9"></address>
    <listing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menuitem></listing>

    <noframes id="9hbx9">
    <noframes id="9hbx9">

        <address id="9hbx9"><listing id="9hbx9"></listing></address>

        注冊成為vip商家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企業訪談 » 正文

        安徽聯眾印刷轉型之啟示

        發布日期:2014-05-08  來源:印刷工業  作者:王德明  瀏覽次數:2479
        核心提示:憑借標簽業務的增長,聯眾打破困境,實現了進一步發展

          今年3月,習近平主席訪問法國之際,黃山書社在巴黎舉行《中法建交50周年》中、法文版(精、平裝)新書發布會。而這本具有高度政治意義圖書的印刷單位,正是坐落在合肥廬陽產業園的安徽聯眾印刷有限公司。從發展受阻到脫穎而出,聯眾的轉型探索留給我們許多啟示。

          “逼”上標簽。《水滸》里的林沖被逼上了梁山,現實中的聯眾則被“逼”上了標簽。

          聯眾的前身系安徽省測繪局地圖印刷廠,后改制為民營企業,一直從事以地圖和圖書為主的傳統印刷,運轉良好,多次獲得質量大獎。后來隨著傳統印刷走入微利,管理層意識到,如果單一靠此經營,企業發展前景堪憂,決意另辟蹊徑。經過深入市場調研,聯眾果斷收購了一家年產值400萬元的標簽印刷廠,連人帶設備一起遷來,并組建標簽車間。3年過去,標簽車間30名員工(占總員工數的1/4)完成年產值1800萬元,人均產值60萬元,創造的利潤占全廠60%的份額。

          憑借標簽業務的增長,聯眾打破困境,實現了進一步發展:生產規模、知名度和員工收入均得以大幅提升,成為產業園的納稅大戶。

          早用數字印刷機。在安徽,上馬數字印刷機的廠家并不多,多數企業處于觀望狀態。聯眾卻是先行者之一。

          聯眾所用的數字印刷設備清一色出自美國施樂,一共9臺,規格不同但均服務于標簽印刷,加上已有膠印設備,形成了兩種技術共存的格局。

          好的設備不能取代管理。聯眾堅持以膠印的標準進行數字印刷生產,因此產品質量優異,印出的標簽精美絕倫,回頭客絡繹不絕。尤其電池上粘貼的標簽因為面積小印刷難度大,承印廠家鳳毛麟角。而聯眾憑借精良的設備和高超的管理,輕而易舉地破解了這道“難題”。

          堅守圖書。通過標簽印刷,聯眾打開了一條生路,獲得了源源訂單,但其并未拋棄曾經的主業,圖書印制。聯眾人認為,圖書是知識的載體、文明的象征,它的表現形式會隨著時代的進步而轉換。為此,聯眾管理層制定了“揚長避短,擇優而上”的策略,力求做出特色。

          聯眾結合企業所長,在繼續承接批量出版物印制業務的同時,將手工精裝圖書作為重點產品進行布局,使之與大廠的機械精裝圖書生產互為補充、共同發展。聯眾抽調精兵強將專攻手工精裝圖書,雖然手工制作速度慢、效率低,但出活精致,無懈可擊,聯眾也由此贏得了客戶的信賴。

          筆者前往聯眾參觀之時,恰好趕上精裝車間全面改建,按照聯眾人的說法,精裝車間要建成一流標準,以推動精裝圖書生產再上新臺階。

          講完了聯眾的轉型故事,想必大家也很好奇其掌舵人是誰了。聯眾的總經理徐健是一個70后,正值年富力強的年齡,本當烏絲滿頭,他卻兩鬢斑白,每根白發都記載著他艱苦創業的“風霜”。這也讓筆者不禁感嘆聯眾步步走來的不易。

        本文作者為安徽省印刷協會秘書長王德明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返回頂部
        日韩黄色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