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過度包裝正在制造越來越多的垃圾!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每年的城市固體廢棄物中,包裝物的比例超過三成。該如何有效杜絕過度包裝?這是全國各地都為之頭疼的難題。
廣州給出的答案是,激活消費者的“選擇權”,通過消費者來抵制商品過度包裝。近日,《廣州市限制商品過度包裝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印發,并將于10月1日實施,屆時商品與包裝將分開銷售,并明碼標價。
對此,廣州市法制辦相關人士指出,《辦法》以源頭控制為出發點,以建立“分開銷售、自主選擇”的創新機制為突破口,采用約束性與鼓勵性并舉的辦法,全面規范,綜合治理商品過度包裝的難題。
外地商品入穗銷售需調整產品包裝
“現在一個小補品,用了幾個大盒子包裝,非常浪費!”在市法制辦相關人士看來,過度包裝是人為地制造垃圾。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產生的包裝廢棄物約1600萬噸。市法制辦相關人士舉例指出,目前我國一年約生產8億件的盒裝襯衫,8億只包裝盒需要用紙24萬噸。如果以直徑10厘米的大樹為標準計算,每7棵樹可以制1噸紙,8億只包裝盒就相當于要砍伐168萬棵大樹。但是襯衫大部分是屬于消費者自用的商品,襯衫的包裝盒在消費者購買的同時就成為了包裝垃圾。“這相當于光是襯衫包裝一項,我們一年就浪費了一整片森林。”
為了抵制過度包裝,《辦法》明確,“在本市行政區域內銷售的商品,除初始包裝外,實行商品與包裝分開銷售。與商品分開銷售的獨立包裝應當明碼標價。消費者對是否購買商品包裝有自主選擇權。商品生產者、銷售者應當保障消費者的選擇權。通過設計、生產、銷售不同類型的獨立包裝物、設置商品包裝價格差等方式,增加消費者對商品包裝的選擇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外地企業產品要進入廣州市場,也必須根據《辦法》內容重新調整產品包裝?!掇k法》也提到,商家在進貨時,應與供貨商明確約定商品包裝必須符合強制性規定,并在收貨時進行核查。
如違反規定,獨立包裝不明碼標價的,將由物價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5000元以下罰款。
對此,市法制辦相關人士認為,“分開銷售”是對傳統商品銷售模式的一個重大的突破與挑戰,要有效實現“分開銷售”,商品生產和銷售企業應當改變營銷策略,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和不同的商品屬性設計不同檔次的包裝,配置不同數量的包裝,注重以商品質量而不是商品包裝競爭。
給月餅、粽子等商品包裝加上“緊箍咒”
月餅、粽子、茶葉、酒類、保健食品、化妝品等,是容易出現過度包裝的商品。因此也得到了《辦法》的“重點關照”—廣州將細化上述商品的包裝標準,進行重點監管。
“一盒月餅凈重可能才1斤,其包裝如果達到兩三斤,那顯然不行。”市法制辦相關人士表示,基于這樣的考慮,他們就在《辦法》中明確,“月餅、粽子、酒類、保健食品包裝的重量,除初始包裝重量外,不得超過商品的凈重。”
“限重”,其實是給月餅、粽子等商品包裝加的第一道“緊箍咒”。第二道緊箍咒則是:限價。
不過,記者注意到,《辦法》征求意見稿中曾要求標明外包裝占商品價格比例,最終出臺的《辦法》卻將這一個規定拿掉了。上述負責人對此給出的解釋是,企業認為這在實操中會有很多麻煩,因而做了上述調整。最終,《辦法》明確,月餅、粽子、茶葉、酒類、保健食品、化妝品的包裝成本總和,除初始包裝成本外,不得超過商品正常銷售價格的20%。
限價之外的“緊箍咒”則是限材料?!掇k法》規定,月餅、粽子、茶葉、酒類、保健食品、化妝品的包裝材料,限制使用木材、紡織物、陶瓷、漆器等浪費資源或者難以回收處理的材料,推薦使用可回收利用的紙質包裝。
與此前征求意見稿的態度不同,《辦法》對于木材、紡織物等材料的使用從“禁止”調整為“限制”。市法制辦相關人士解釋,這意味著,使用限制類材料商品將不會面臨罰款,但不使用限制類材料的商品,將得到鼓勵和政策支持,比如成為優先采購對象。
引入循環經濟理念:建立包裝物強制回收制度
“促進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是《辦法》的宗旨之一。與該宗旨相適應的是,《辦法》提出,本市逐步建立包裝物的強制回收利用制度。而廣州市經貿部門應當會同相關部門制定包裝物回收目錄,建立完善的包裝物回收體系。
與此同時,廣州市城市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做好與包裝物回收體系的對接,促進資源循環利用。廣州市發展改革部門則應當引導和鼓勵各種資金投資包裝物回收利用產業。
《辦法》也要求,生產、使用列入本市包裝物回收目錄的包裝物的商品生產者、銷售者,應當對包裝物負責回收。
商品生產者、銷售者可以自行回收,也可以委托回收企業或者其他組織進行回收。對列入本市包裝物回收目錄的包裝物,商品生產者、銷售者可以設立押金制度向消費者回收。
而為了發揮政府這只“有形的手”在限制商品過度包裝中的作用,“綠色采購制度”也成為了廣州市的探索舉措?!掇k法》要求,全市各級機關和事業單位使用財政性資金進行采購的,不得采購包裝違反本辦法以及有關法律、法規、強制性標準的商品。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符合本市限制商品過度包裝技術規范的商品。
“未來采購部門將制定相關的細則落實綠色采購制度”,市法制辦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實施該辦法所需的各項配套制度應當自辦法公布之日起1年內制定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