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清的合作模式
對于阿里巴巴來說,與媒體合作,是手機淘寶客戶端的又一次大普及——合作報紙上的二維碼只能用手機淘寶客戶端掃描;如果這條路走得通,紙媒無疑會成為阿里爭搶O2O(線上到線下)入口的重要平臺之一。因此,阿里看重的并不僅僅是此次合作所能帶來的下載量與流量,他們更在乎的是媒體電商背后的生態鏈。
阿里巴巴方面表示將會建立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媒體能清晰地看到報紙上刊印的二維碼被掃了多少次,以及最終達成的交易量。“碼上淘”項目負責人將之形容為“一個系統兩把鑰匙”,并透露,這方面的技術已經沒有問題。
而對于媒體電商生態鏈中的眾多淘寶賣家來說,媒體也會成為一個全新的促進商品銷售的平臺。并且,這個平臺有足夠大的公信力,媒體的忠實訂戶對于自己所青睞的媒體上展示售賣的產品有更高的信任度。
截至記者發稿時,手機淘寶公布的數據顯示,“碼上淘”上馬3天后,“80后”“90后”成為主力人群。參與掃碼的用戶中,92%是淘寶的二星以上用戶,25歲~31歲年齡段占總用戶比例為35%;27%的用戶是18歲~25歲的“90后”;還有19%的用戶為31歲~36歲之間。
針對上述數據,有業界人士認為,移動時代報紙讀者的迭代更新,并非難以跨越的門檻。“如果‘碼上淘’今天放的是名牌化妝水,明天秒殺的是潮流數碼產品,時間一長,年輕用戶不難養成這樣習慣:在閱讀新聞獲得資訊的同時,也會翻翻報紙上的網購商品目錄。”甚至有觀點認為,提供電商平臺的增值服務有可能讓報紙的讀者結構變得更加多元化。
“碼上淘”項目負責人透露,目前“碼上淘”已經取得了預期的成效,4天的秒殺專場過后,阿里與6家媒體的合作仍將持續,與更多城市更多紙媒的合作洽談也在進行。“‘碼上淘’并不是一個短期的行為,對于報紙用戶習慣的培養和認識需要一個過程,我們會和報社探索出更完善、更符合用戶體驗的合作方式。”在其構想中,報紙將成為散布城市各社區、各家庭的移動商品櫥窗。
業界觀點
建議雙方變為股權式合作
移動互聯和大數據成為當前互聯網行業和傳媒業發展的兩大關鍵詞,無論是對阿里巴巴來說,還是對傳統媒體而言,都意味著巨大的挑戰和機遇。
從阿里巴巴方面看,在移動互聯網領域,O2O(線上到線下)成為運營模式的關鍵,與擁有微信這一巨大殺傷力產品的騰訊相比,阿里巴巴的差距不小,亟須采取各種措施來追趕。
從傳統媒體來看,向新媒體轉型已實驗多年,盡管媒體紛紛采取各種方式觸網、觸電,但是整體效果不佳,關鍵在于線上能力不足,無論是用戶、平臺還是技術方面都有較大短板。
而阿里巴巴和傳統媒體恰恰能在O2O上形成有效互補:阿里巴巴擁有強大的線上資源,形成了有效的商業系統;而傳統媒體最大的優勢不僅在于內容,更在于其長期以來積淀的、覆蓋特定區域的密集的線下資源。雙方的有效合作,無疑能夠彌補傳統媒體的線上劣勢,對于阿里巴巴來說,則可以節省其自身并不擅長、且花費不菲的線下“地面推廣”,線上和線下資源打通有望真正實現O2O的布局。
此次合作能否成功,關鍵還是要看合作主導方阿里的誠意與投入的資源。
整合線上和線下資源的關鍵是大數據平臺和移動互聯平臺?;诖髷祿脚_的數據挖掘和分析平臺是電商的基礎,而手機更是移動互聯的關鍵入口,因此這次合作的關鍵資源都掌握在阿里巴巴手中。據了解,阿里巴巴在此次合作中將向傳統媒體開放一定的后臺數據,但最為寶貴的資本——數據資源畢竟還是掌握在其手中,阿里究竟能向傳統媒體開放多少還是未知數。
而阿里巴巴的開放程度將會決定傳統媒體的資源投入力度。如果阿里巴巴投入的資源不足,勢必會影響本就利潤下滑的傳統媒體的投入意愿和投入力度。
對于傳統媒體來說,從提供內容到提供商品,傳統媒體似乎已經不再滿足于現狀。但僅憑幾家主流傳統媒體是遠遠不能達到電子商務發展需求的,這樣的求變不是僅憑傳統媒體的一己之力就能左右的。畢竟電商市場到處都有阿里巴巴的影子,他們強大的價格、平臺、技術等優勢主導著電商市場。此次合作的關鍵是如何利用阿里巴巴的平臺鎖定和吸引用戶,這就需要阿里巴巴和傳統媒體進行更為緊密的合作。毫無疑問,目前這種松散的“分成”方式并不利于雙方的深度合作,建議雙方應在合適的時機,變松散式的合作為股權式的深度合作,到那時雙方才能真正結成利益共同體。
當然,盡管雙方合作僅僅是一個開始,且有諸多不確定因素,但嫁接互聯網成熟商業模式之一的電商業務,對傳統媒體而言仍是重新挖掘其資源優勢及價值的良機。在報業寒冬異常嚴酷的當下,任何傳統媒體值得一試的全新業務模式都應該鼓勵和支持。不管是誰在求變,都向市場傳遞了一個積極的合作信號,而發展得好,更會帶來讀者得實惠、阿里巴巴得市場、紙媒得機遇的多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