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13年電子商務零售市場規模超過1.5萬億元,占整個中國社會零售總額的7%。那么究竟電子商務與傳統商務有何不同?印刷業與電子商務有著怎樣的關聯?印刷企業如何利用電子商務?印刷企業“觸電”前需要三思而后行。
未來的商業思維模式
電子商務,簡單理解,就是通過網絡的力量來進行的商業行為,例如網絡營銷、網絡接單、網絡支付、網絡評價等。正是因為有了網絡才使得現在的商務形式和過去有了很大的不同,究竟如何不同,可以給大家打個比方。假如要讓一個人鼓掌,需要花費1塊錢,如果有50塊錢,那么最多能讓多少人鼓掌?相信很多人都會回答50個人。沒錯,理論上說確實最多只能讓50個人鼓掌,但是這是個傳統的思維。而在網絡時代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你告訴所有人,誰鼓掌的聲音最響,這50元就都給他!這樣所有人都會鼓掌。相信這樣大家就初步理解了,網絡經濟與實體經濟究竟有什么不同,為什么它能爆發這么強大的經濟活力。
當一個網絡中有足夠多的人的時候,量變最后就會引起質變。而現在互聯網上有6億中國人,手機的無線互聯網上有4億中國人,這正是開始發生質變的時候,可以肯定的是,雖然我們生意不一定會完全搬到線上,但100%會受到網絡的影響。這是一個與工業革命并駕齊驅的大變革時代的開始,要么跟上,要么被淘汰。
電子商務與傳統商務有著四方面的不同。第一,思維不同,電子商務追求的核心是規模,有了規模就有了量變到質變的基礎,如何通過自己的產品積累越來越多的客戶才是他們考慮的;第二是產品,為了籠絡客戶,就一切從客戶角度出發,把客戶貪婪、懶惰的人類本性挖掘到極致,最后讓他們離不開你的產品;第三是贏利方法,你以為小米拼的是手機利潤嗎?人家根本不在乎,只要規模不停地擴張,只要品牌不停地發展,有資本的支持,短期內的虧損是可以接受的,因為以后的贏利模式有很多,流量、大數據、游戲、購物等,只要客戶在你的網絡中,他所產生的一切行為都將是你變現的手段;第四是資本運作,所有互聯網公司背后都是資本運作的結果,最重要的就是快??焖僭囧e,快速形成規模,快速搶占市場。這就是未來的商業思維模式。
讓互聯網顛覆傳統習慣
那么電子商務與印刷業又有什么關系呢?也許從國外的案例能看出些端倪。
維斯塔印刷公司(Vistaprint)在資本層面是全美第六大印刷商,2012年10億美元毛利,收入較2011上漲了20%。2013年凈利潤率2.68%,市值18.6億美元。該公司面向小企業和個人,以SOHO(即自由職業者)市場為主要目標,占領小印量市場。通過每天龐大的訂單量既而形成規模和成本優勢,最終形成低價優勢。其具有非常出色的名片設計能力,客戶可以在頁面上進行個性化設計,交付網站印刷。
那國內的情況如何呢?據可靠數據分析顯示,我國印刷行業電子商務發展并不順利,筆者認為,原因是熱情有余,方向不對。
通印網、我要印、陽光印網等多個印刷平臺紛紛上線,都希望做成中國的維斯塔,但困難和問題重重。究其原因,就是中國與美國的商業環境差別太大了。這又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網絡的社會基礎環境,在美國網絡已經非常普及,美國B2B在2005年已經超過6萬億美元,美國企業都非常熟悉和習慣通過互聯網進行商業溝通和交易。而中國的互聯網最大的功能仍是娛樂和資訊,商業行為尤其是針對商業的內容遠沒有美國成熟,所以貿然進行印刷的電子商務化就面臨巨大的挑戰和問題。二是網絡環境的問題。大家知道目前中國互聯網是寡頭壟斷的時代。外行人想從互聯網中分一杯羹是要看他們的臉色的。當然,美國互聯網也有巨頭,谷歌、亞馬遜等,但他們的壟斷份額遠沒有中國巨頭那么高,亞馬遜作為全球第一大電商公司,只占美國市場的40%份額。
所以,印刷企業想從線上做印刷業務,首先要有流量,要有人從網上知道并訪問你的網站,這就需要巨頭給你分配流量,他們就刮一層油。其次,你要做得好了,他們就抄襲你。巨頭們掌握著用戶,知道每一個用戶的身份特征。最后,更重要的是巨頭們通過互聯網思維把產品做到極致,把用戶們培養懶了,“慣壞”了。界面要好看,點擊要省事,瀏覽要方便,圖片要美觀等,互聯網公司都有龐大專業的團隊負責不斷地改進這些東西,這是我們印刷企業所不具備也很難企及的。當然,也可以說,互聯網公司不專業,印刷這么專業的行業他們不懂,但事實證明并不一定。例如,網易做了“網易印象派”在線個性化定制印刷,小米公司中一群互聯網人照樣能做手機,現在開始做電視了?;ヂ摼W公司還會通過資源整合,來快速彌補自身的不足。所以,專業性已經不能成為印刷人的安全屏障了,電子商務就是用互聯網的手段去顛覆傳統的商業模式和習慣。
用自己的資源自己整合
剛剛說了電子商務是趨勢,又說印刷人做電子商務這不行、那不行,那究竟我們該怎么辦?
筆者給大家的答案是,印刷企業應該團結起來,形成一個聯盟,我們自己的資源自己整合,不用互聯網巨頭來整合。讓我們印廠就做我們印刷的事情,把和巨頭搶流量、搶訂單的事情留給專業的人去做。網站做的事情就是通過互聯網去掙訂單,然后再把訂單分給印刷廠,讓印刷廠以最低的風險享受到互聯網電子商務的紅利?;ヂ摼W一定是印刷行業的一條出路,但大家分散了單打獨斗太容易被人各個擊破,也會互相內耗,我們要聯合起來一起開創屬于我們自己的電子商務時代。
最后筆者想說,我們印刷企業利用電子商務提高經營管理效率、提高競爭力必將在新的環境中創造出更多新的經營戰略。
■關注
電商帶來印刷商機 標簽式快遞單受寵
“沒有人上街,不等于沒有人逛街。”這句電子商務界的廣告詞,近年被“雙11”“雙12”等購物狂歡節所驗證。2013年11月11日這一天,天貓第1分鐘涌入1370萬人,55秒成交額過億元,最后這個數字在當天結束的那一刻定格在350億元。350億元是一個什么概念呢?是2013年10月,我國日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693億元的一半。從數據中不難看出,網購市場是巨大的。因此,我們不禁要問自己,傳統營銷模式是不是會被市場淘汰,是不是應該在我們所經營的市場上多下功夫。而新型標簽式快遞單因為其環保又使用方便的特性成為未來印刷業內最新的市場增長點。
電商催熱快遞單印刷
巨大的網購市場和我們印刷企業有何相關呢?國家郵政局去年11月18日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11月11日~16日“雙11”期間,全國快遞業務總量為3.46億件,比2012年“雙11”同期增長73%。網購使快遞業務量不斷增加,特別是節假日數量上的井噴時期,這給快遞單印刷帶來商機。
現有的快遞單模式不僅填寫上過于繁雜,且不利于大批量的打印以及貨物流轉過程中管理控制。在國外已經普遍采用不干膠式快遞單,更多信息直接由打印機打印,不僅更加便捷簡單,最主要是將信息數字化,減少貨物在分撿時的雜亂和不規范,降低貨品在運輸過程中的錯件漏件,提高效率,減少人為因素對貨品正確率的影響。
傳統快遞單生產加工設備投資大,工藝流程復雜,加工過程涉及數字及條型碼的監控管理,使用多層無碳紙成本高又不環保。同時,隨著網絡銷售的量的激增,傳統面單需人工手寫或辦公用打印機費時耗力,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快遞網絡面單快速處理的市場需求。
標簽式快遞單方便環保
標簽式快遞單由三層結構組成,第一層、第二層可為雙膠紙或熱敏紙,第三層為離型紙,表面涂有硅油或離型油。一二層之間涂有水性膠,剝離后即失去黏性,二三層之間涂有可移膠,可反復粘貼。
標簽式快遞單使用熱敏或激光打印機填寫,填寫內容聯機發送快遞公司,快遞公司在未收取貨物前即可按收取的網絡面單信息安排相關運輸車輛及流程。同時對于標簽式快遞單,使用單臺設備即可完成整單的加工,對生產廠家來說大大減少了設備投資并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同時因不涉及可變信息的印制及監控,大大減少了材料損耗。另外,標簽式快遞單使用完成后被扔掉的貨物袋上無用戶信息,避免了客戶信息的流失,能看到的只是第二層上的廣告信息,快遞公司可利用該版面獲取廣告費用。
- (1) 電商來襲 印企你準備好了嗎?
- 下一篇:記者調查廣州印刷業:印廠數量不降反升
- 上一篇:細說“珠三角過半小印企倒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