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hbx9"></address>
    <listing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menuitem></listing>

    <noframes id="9hbx9">
    <noframes id="9hbx9">

        <address id="9hbx9"><listing id="9hbx9"></listing></address>

        注冊成為vip商家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重慶:紙質賀卡受冷落 電子賀卡成“新寵”

        發布日期:2014-01-23  來源:《重慶日報》  作者:ahprint  瀏覽次數:2145
        核心提示:記者近日走訪重慶市場了解到,今年市面上賀年卡銷量比往年大幅減少,而電子賀卡、微信、短信以及傳統的手寫信件等,漸成市民傳遞祝福的主要方式。九龍坡區某印刷廠老板周先生說,往年他手里的賀卡訂單金額在30萬元以上,但今年連10萬元都不到

          “禁卡令”一出,原來每逢節日便熱鬧非常的賀卡市場,在馬年春節臨近之際卻冷冷清清。記者近日走訪市場了解到,今年市面上賀年卡銷量比往年大幅減少,而電子賀卡、微信、短信以及傳統的手寫信件等,漸成市民傳遞祝福的主要方式。

          “今年不寄賀卡,感覺輕松多了。”在中國銀行重慶分行工作的李先生告訴記者,往年這個時候,他基本上每天都要給客戶寫賀卡、寄賀卡,多的時候一天要填上百張。而今年公司根本就沒有印制賀年卡、明信片。

          “往年春節,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是賀卡預訂的主力,今年這些單位的訂單一張也沒有。”九龍坡區某印刷廠老板周先生說,往年他手里的賀卡訂單金額在30萬元以上,但今年連10萬元都不到。

          記者走訪市內幾家小商品批發市場發現,今年銷售賀卡的商家較去年明顯減少,仍在銷售賀卡的鋪面也是門庭冷落。

          雖然,寄賀年卡、明信片的少了,但是感謝和祝福還得表達。

          “上次寫信應該是十年前了。”渝中區某機關干部告訴記者,今年他已經手寫了十幾封信,用傳統的郵遞方式寄給了老領導和老同事。

          “今天剛收到一個朋友手寫的回信,拿到信時,那種久違的感覺讓人很感動。”他說,用手寫書信送祝福,這種情感顯得更加真摯。

          同時,記者發現,紙制賀卡遇冷后,電子賀卡和微信、彩信等方式,逐漸成為市民送祝福的“新寵”。

          “現在送紙質賀卡,感覺有些落伍了。”在重慶某國有企業上班的周女士說,今年她不僅使用電子賀卡和手機短信,還用微信、微博、網絡視頻等方式作為祝福新平臺,既能傳遞節日祝福,又省錢、省時、省力。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返回頂部
        日韩黄色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