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hbx9"></address>
    <listing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menuitem></listing>

    <noframes id="9hbx9">
    <noframes id="9hbx9">

        <address id="9hbx9"><listing id="9hbx9"></listing></address>

        注冊成為vip商家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70家“數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領跑數字轉型

        發布日期:2013-12-27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  作者:ahprint  瀏覽次數:1600
        核心提示:全國數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現場會不久前在渝召開,傳統出版數字轉型示范單位的思路、方法、模式等成為業界廣泛關注的焦點。首批“數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總計70家,包括出版集團5家、圖書出版社20家;報業集團5家、報社20家和期刊社20家

          編者按:全國數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現場會不久前在渝召開,傳統出版數字轉型示范單位的思路、方法、模式等成為業界廣泛關注的焦點。數字轉型怎樣布局、數字產品如何設計、內容資源怎樣開發、商業模式如何建立……一系列問題亟待破解,而示范單位的領先探索,或可為行業提供參考與借鑒。本版特推出數字轉型專題報道,與讀者一道探究數字轉型的難點與熱點。

          接力出版社年輕的副社長常曉武早早就到達了重慶,為的是參加在這里召開的全國數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現場會。按他的話說,他是來“取經”的,希望通過學習借鑒示范單位的探索和經驗,摸索一條適合該社發展的數字轉型路徑。事實上,在12月16日召開的全國數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現場會上,與會人數大大超出了預期。在并不寬敞的會場里,來自全國各省(區、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數字出版業務負責人、首批轉型示范單位的代表,以及各地推薦的部分出版單位代表濟濟一堂,熱烈討論傳統出版數字轉型的思路、方法、模式等,數字轉型成為傳統出版單位里的“頭等大事”,牽動著傳統出版人的神經。

          70家出版單位“領跑”數字轉型

          首批“數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總計70家,包括出版集團5家、圖書出版社20家;報業集團5家、報社20家和期刊社20家,占全部申報單位的16.3%、全國出版單位的0.56%。這項工作從組織策劃、評估體系研究、指標設定、行業申報、專家評審、媒體公示到業內公告,前后歷時一年半時間。轉型示范評估組執行組長、華商傳媒研究所所長馮玉明介紹,評估標準確定了“從現實出發,著眼于戰略準備、方向選擇、產品和業務的潛力值、市場認同度”等多個觀察視角,確立了“戰略與組織”“資源與實力”“產品形態”和“市場表現”四大維度,基本上可以描繪我國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轉型升級過程中普遍遇到、必須回答的關鍵性問題。這套體系既基于近年國內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轉型探索的觀察和實踐,也匯聚了業界、學界和政府管理部門60余位資深人士的意見,最終成為評選的客觀依據和基礎標準。而首批入選的70家單位從多個領域和角度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傳統出版單位開展數字出版轉型的現實水平和客觀實際,既有亮點和可示范性,又有一定的市場業績,能夠為廣大傳統出版單位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

          轉型示范評估組專家、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副秘書長王勤表示,評選“數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是為全行業的數字轉型提供可供參考的范本,并通過交流借鑒和推廣實踐經驗,為全行業廓清發展方向,使傳統出版企業轉型升級取得實質性進展。他認為,示范企業扎扎實實從基礎做起,從資源整合、產品開發做起,通過持續不斷的創新,為產業、為市場、為消費者服務,實現了從單純出版到綜合服務的質的飛躍,初步轉型為現代內容服務企業,將發揮很好的引領示范作用,是看得見、可學習的“導向”和“標桿”。

         
        本文導航:
        • (1) 70家“數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領跑數字轉型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返回頂部
        日韩黄色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