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未來發展的思考
1. 轉型升級是包裝印刷企業發展的方向
市場在變,企業也在變,市場現實決定企業命運,企業生存反映市場特征。新陳代謝始終是市場發展的主要特征。而今,隨著市場的向前推進和不斷變化,為印刷包裝中小企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中小型包裝印刷企業要重視轉型升級,利用好企業“船小好調頭”的優勢,努力轉變生產方式和發展思路,走出低水平競爭的“陷阱”;用科學信息化手段進行管理和決策,不斷提高資源、勞動力的使用效率,以提高市場競爭力;全面提升企業效益,推進企業穩健快速發展。
2. 紙類食品包裝是發展的重要領域
紙、塑料、玻璃、金屬,是現代包裝產業基材的四大支柱。由于紙制品原材料來源廣泛,易于回收再利用,所以在包裝市場中占有份額較大,增長最快。紙包裝中的主要門類有彩色紙盒包裝、微型瓦楞包裝、紙箱包裝、蜂窩紙板等。目前,紙盒、紙箱、紙袋、紙桶、紙漿模塑制品主要用于食品,以及輕工、醫藥、電子、家電等領域。
食品紙制品包裝重點發展低克重、高強度、輕量化的高檔紙盒、紙箱,淘汰低檔紙箱、紙盒,改變材料結構,積極發展各種彩色裱紙紙盒,各種開窗紙包裝品,彩面E型、F型細瓦楞紙盒,新型紙容器,彩色印刷紙箱,模切線紙箱等。可以說,紙類食品包裝仍然是包裝印刷發展的重要途徑。
3. 發展民族品牌,扶植民族包裝印刷行業
我國的軟包裝工業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末。1979年由廣東罐頭廠以補償貿易的方式,在國內率先引進了一
套瑞典利樂包裝有限公司的復合紙磚型無菌包裝設備,用來包裝果汁飲料、奶制品等液體飲料。產品投放市場后,引起了廣大消費者和食品工業、包裝印刷行業的興趣與關注。自1984年起,軟包裝市場日益繁榮,使我國的軟包裝市場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但30多年過去了,復合紙質無菌包裝的生產銷售近90%的份額依然掌握在跨國公司的手中。我國不少包裝印刷企業在無菌復合軟包裝領域進行了開發研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開創了自主品牌的產品,打破了跨國公司原來的市場絕對壟斷地位。但是,民族品牌在復合紙質無菌包裝領域所占份額還很小,不足總量的10%,在生產經營中還存在不少的困難。雖然,我國許多包裝企業已經掌握了無菌液態食品包裝材料的制造技術,質量都達到無菌復合軟包裝的標準,價格便宜,但在國內消費市場立足艱難,國內大部分乳制品公司仍然依賴國外大的包材供應商。技術壟斷也使這些企業增加不少困難和采購成本。
如何把先進的技術引進來消化吸收,提高包裝印刷行業的整體技術素質,發展我們自己的民族工業是一個全方位的問題。中國的市場大,發展空間也大,有待開發的包裝產品有很多,希望相關部門扶植民族包裝印刷工業,為包裝印刷工業掃清前進道路上的障礙,給予包裝印刷工業政策性的支持,使包裝印刷行業健康發展。
4.包裝印刷隨產業格局變化發展模式遭遇新的挑戰
多年來形成的“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三大包裝印刷中心格局已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地區性印刷技術能力差距縮小,包裝印刷產品服務半徑不大,技術人員的流動,印刷裝備的快速更新,以及地區性高新技術產業帶動了新的包裝印刷園區的形成。對于便捷、高效的市場追求,產業集群化發展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模式之一。一體化的產業格局為包裝印刷企業的發展進行了產能的優化升級,更有利于經濟的發展。
以環渤海地區為例,經過長時期的建設與發展,天津寶坻區已建成各類印刷企業90余家,初步形成了門類齊全、產品多樣,從設計到印刷、加工、包裝、裝訂、物流為一體的印刷產業格局。印刷品種包括出版物印刷、布袋印刷、紙袋印刷、編織袋印刷、手提袋印刷等。主要產品包括圖書、期刊、報紙等各類出版物以及各種楞形瓦楞紙板、蜂窩紙板、中高檔紙箱等。產品廣泛用于食品、五金、電子、機械、化工、紡織建材、電器等多種行業。印刷特點由原來的單雙色印刷逐步向多色印刷方向發展。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已成為環渤海地區產業的重要支柱。
新的產業園區的形成,表明了該地區產業有需求。從整個包裝行業來看,原有的包裝基地、包裝城,加上新一輪轉型過來的原報業、書刊印刷企業,把本來產能就過剩的包裝印刷這個“盤子”進行了新的瓜分,加劇了大家都看好的包裝印刷領域競爭。行業整合、重組、退出在一個時期將會較明顯地表現出來。受國內外經濟環境影響,未來一個時期內,包裝印刷行業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為了應對競爭環境的變化,包裝印刷企業將在綠色印刷、數字印刷方面進行嘗試,對印后工序的設備進行更新換代,通過采用先進、智能化、自動化的設備,由過去的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
包裝印刷行業是隨著社會工業化發展而逐步壯大起來的,雖然面臨許多的困難與挑戰,但國內消費市場的剛性需求巨大,包裝印刷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保持穩健發展態勢,抓住市場發展的機遇,我國包裝印刷行業將會隨經濟的發展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ū疚淖髡邽橹袊∷⒓霸O備器材工業協會包裝印刷分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