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hbx9"></address>
    <listing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 id="9hbx9"></menuitem></menuitem></listing>

    <noframes id="9hbx9">
    <noframes id="9hbx9">

        <address id="9hbx9"><listing id="9hbx9"></listing></address>

        注冊成為vip商家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熱點新聞 » 正文

        按需印刷晨光初現 行動還是觀望?

        發布日期:2013-12-04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  作者:ahprint  瀏覽次數:1791

          在張家生看來,阻礙數字印刷發展的因素主要有三個:其一,數字印刷設備、油墨進口較多,價格高,“買得起還要養得起”,一般企業承受不了;其二,數字印刷的生產方式與傳統印刷不同,少了層次感,有時候色彩過于鮮亮,產品質量不如傳統印刷品;其三,國內出版生態下,效益較佳的出版社以出版教材為主,多品種、小批量需求不大。

         

          “按需出版包括內容與數量兩方面涵義。中小學教材內容集中度很高,的確需要批量生產。大學英語市場則是具備個性化需求的市場,因為各高校教學水平、學生層次水平不同。”從外研社的實際工作出發,鄭志業認為按需印刷需要產業鏈瞄準有個性化內容需求的出版市場,共同提供B2B解決方案。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北京京師印務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吳祖義認為出版社與印刷廠應共同推進按需印刷發展。出版社面臨著圖書庫存、紙張庫存、人員成本壓力,在新形勢下出版社需要分配模式的變革,推動營銷機制變化,改變以碼洋、規模論成敗的現狀。印刷廠則主要面臨著缺乏高科技人才的困境。吳祖義在會場上呼吁,印刷企業不能重走傳統印刷行業老路,避免低價惡性競爭,應盡快把生產鏈上的問題捋順推進行業發展。

          按需印刷的成長空間巨大,對于出版印刷界的整體運營機制提出高要求,需要成熟的商業模式、圖書供應鏈、系統平臺,出版印刷界仍然在路上。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返回頂部
        日韩黄色一级